单斑篮子鱼,又名单斑褐篮子鱼、狐篮子鱼、臭肚鱼,属于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篮子鱼科的一种。各鳍鳍棘上有毒腺,被刺到会引起剧痛。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区,包括琉球群岛、南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菲律宾等海域。水深1~5米。
形态特征
本科鱼类外形酷似刺尾鱼,两者的区别为篮子鱼属的腹鳍内外均有1枚硬棘,中间夹有3枚软条;背鳍、臀鳍之硬棘数较多;尾柄两侧无硬棘或盾板等。篮子鱼体呈长卵圆形,极侧扁;体被极小之圆鳞。侧线单一且完全,高位。头小,吻钝。口小不能伸缩,齿一列,密生门状齿,且有具齿缘。背鳍及背鳍之硬棘数和软条数每一种皆相同。背鳍硬棘为13枚、软条10枚;臀鳍硬棘7枚、软条9枚。尾鳍后缘截平,凹入或深叉。篮子鱼活着时,其体色型态明显可辨认,但一旦死亡或遭压力时,则体色很快变成同一型态,难以辨别。
生态习性
本鱼幼鱼和次成鱼常成群地在珊瑚礁边缘处活动,有时会没入礁丛中觅食,以藻类为食。成鱼则多单独或成对出现。
主要价值
单斑篮子鱼为体色鲜艳的高级观赏鱼,不供食用。虽然本科大都是美味的食用鱼,但有时略带海草味,不为某些人所喜爱。有些种类是令人喜爱之观赏鱼,体色多彩者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