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范时崇

范时崇(1663~1720),辽宁省(今辽宁沈阳)人,字自牧,号苍岩,汉军镶黄旗人,清代大臣,是清代开国元勋范文程之孙,福建总督范承谟之子。范时崇累迁广东巡抚闽浙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人物生平

范时崇,奉天(今辽宁沈阳)人,字自牧,号苍岩,汉军镶黄旗人,是清朝开国元勋范文程的孙子,福建省总督范承谟的儿子。

范时崇的父亲范承谟在三藩之乱中殉国后,范时崇以荫生入国子监读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辽阳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1689),调梧州市府同知。康熙二十九年(1690),调南宁府同知。康熙三十一年(1692),调直隶顺德府知府,有惠政。康熙三十三年(1694),调宣化府知府。康熙三十六年(1697),升天津道。康熙四十年(1701),升贵州省按察使,不久调任福建省按察使。康熙四十三年(1704),调山东省布政使。

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广东巡抚。署兼理盐政。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月,上以两广额定盐税外,各处余费多於额税,以致岁歉正项钱粮,命范时崇会同巡盐御史图尔泰兼理盐政。

康熙四十九年(1710)八月,擢福建浙江总督。康熙五十年(1711)三月,范时崇缉获郑尽心,解京。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月,赐御制诗有“栋梁祖干家声重,兰桂孙枝令誉清”之句,序云“浙闽总督范时崇陛见来京,朕每念伊祖为开创宰辅,伊父乃忠义名臣,所以待之优重,今因回任特书御诗饯送。”

康熙五十四年(1715)十一月,授左都御史。康熙五十五年(1716)五月,因祈雨不亲到,经大学士嵩祝奏劾得旨,范时崇着降三级留任,革去恩诏所得荫生。

康熙五十六年(1717)四月,授兵部尚书。康熙五十八年(1719)九月,振武将军博尔丹请於莫代察罕尔与鄂尔斋图果尔各筑设站,特命范时崇前往料理。

康熙五十九年(1720)三月,回京。十月,以疾乞休,允之。十二月,卒。福建人思其德,附祀范承谟祠。

主要成就

范时崇作为广东巡抚任上清欠、盐政、粮饷、火耗归公取得较大成功,有效地整顿了吏治,肃清了弊政。

范时崇作为范仲淹二十一世孙,于康熙丁亥(1707)重刊本则增补奏议、尺牍、年谱、褒贤集等内容。

参考资料

国学导航.国学导航.2021-12-0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