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小彩叶紫苏

小彩叶紫苏(学名:Plectranthus scutellarioides (L.) R.Br.),又名五彩苏,是唇形科鞘蕊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地区,常被用作观赏植物栽培,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肉质,高30厘米许,方形,淡红色,有节,密被短毛。

叶对生,三角状卵圆形,边缘具青色或淡黄色圆齿,基部截形,上面中间栗色,或淡青黄色,被疏短毛;叶柄长1.5~4厘米,淡红色,密被短毛。

总状花序顶生,花淡蓝紫色或带白色;萼钟状5裂;花冠唇形;雄蕊4,2强,花丝基部连成筒状;雌蕊柱头2裂。小坚果平滑。

生长环境

喜温性植物,适应性强,冬季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稍加遮阴,喜充足阳光,光线充足能使叶色鲜艳。

分布范围

原产于亚太热带地区,印度尼西亚爪哇,生于溪谷、田野,或为栽培。在中国已广泛栽植。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中药名】:金耳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彩叶紫苏的全草。春、夏、秋季均可采收。

【功能主治】《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凉解毒。治疮疡

【用法用量】外用:加黄糖捣敷患处。

【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繁殖方法

通常播种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有些尚不能用播种繁殖方法保持品种性状的,需采取插繁殖。

在有高温温室的条件下,四季均可盆播,,一般在3月于温室中进行。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与素面沙土各半掺匀装入苗盆,将盛有细沙土的育苗盆放于水中浸透,然后按照小粒种子的播种方法下种,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持盆土湿润,给水和管护。发芽适温25℃至30℃,10 天左右发芽。出苗后间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种的小苗,叶面色彩各异,此时可择优劣汰。

扦插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极易成活。也可结合植株摘心和修剪进行嫩枝扦插,剪取生长充实饱满枝条.截取10cm左右,插入干净消毒的河沙中,入土部分必须常有叶节生根,扦插后疏荫养护,保持盆土湿润。温度较高时,生根较快,期间切忌盆土过湿,以免烂根。15天左右即可发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凉的半杯白开水即可,插穗选取生长充实的枝条中上部2-3节,去掉下部叶片,置于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长至5-10毫米时即可栽入盆中。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