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卡洛蜥(学名:Icarosaurus)是一种已灭绝的双孔亚纲爬行纲,生活在约2亿2800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的北美洲。其化石首次在1960年代发现于新泽西州的Lockatong组。依卡洛蜥与蜥蜴和喙头蜥有近亲蟳关系,从头到臀部的长度约为10厘米。其化石缺少部分尾巴、一些肋骨、手部和部分腿部。
依卡洛蜥的特征是其胸廓的肋骨特别长,支撑着皮膜,形成翅膀,使其能在树间滑翔。其滑翔方式与其近亲孔耐蜥属相似,都是利用高度延展的肋骨和皮肤构成的翅膀进行短距离滑翔。这种滑翔方式也可见于空尾蜥和现代的飞蜥,但这两者与依卡洛蜥没有亲缘关系。
基本概况
依卡洛蜥生活在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前(侏罗纪)的北美洲,外貌与现在飞蜥很相似,胸廓的肋骨特别长,支撑着皮膜,好像鸟的翅膀,使它能在树间滑翔,细长的尾巴可起平衡身体作用。
依卡洛蜥(学名:Icarosaurus)是已灭绝双孔亚纲爬行纲的一属,化石发现于新泽西州的Lockatong组,年代为三叠纪晚期。依卡洛蜥的第一个标本是在1960年代发现于新泽西州。依卡洛蜥是蜥蜴与喙头蜥的近亲蟳,从头到臀部长度约10厘米。化石只缺少部分尾巴、一些肋骨、手部、以及部分腿部。
如同其近亲孔耐蜥属,依卡洛蜥可藉用高度延展肋骨与皮肤所构成的翼,以短距离滑翔。这种滑翔方式可见于空尾蜥与现代的飞蜥,两者都与依卡洛蜥没有接近亲缘关系。
大众文化
依卡洛蜥出现在《恐龙纪元》(When Dinosaurs Roamed America)电视节目里,利用滑翔来躲避腔骨龙属。
依卡洛蜥
化石时期:晚三叠纪 PreЄЄOSDCPTJKPgN
保护状况
化石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es
纲:蜥形纲 Sauropsida
目:始蜥目 Lacertilia
科:孔耐蜥科 Kuehneosauridae
属:依卡洛蜥属 Icarosaurus
Colbert, 1966
种
依卡洛蜥 I. siefk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