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民国属临高县波莲区。
1958年3月,设立公社。
1985年6月,改为东英区。
1986年12月,撤区设镇。
自然地理
东英镇地处临高县西北部,东与临城镇接壤,南连调楼镇,西和北临后水湾,全镇行政区域面积83.3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东英镇辖东英1个居民委员会,高定、文连、伴康、和新、兰刘、高秀、博纵、灵山、居留、波浪、美、美夏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个居民小组、4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东英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东英墟。具体包括东英社区、灵山村、文连村、和新村、兰刘村、高秀村、高定村、伴康村、居留村、美鳌村、波浪村、美夏村和博纵村。
机构设置
人口
2011年末,东英镇辖区总人口2598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85人,城镇化率11.9%。另有流动人口45人。总人口中,男性13060人,占50.3%;女性12923人,占49.7%;14岁以下5982人,占23%;15~64岁16329人,占62.8%;65岁以上1536人,占5.9%。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5.28‰,人口死亡率4.23‰,人口自然增长率11.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2人。
截至2017年末,东英镇常住人口26187人。
截至2018年末,东英镇户籍人口2882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英镇财政总收入9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万元,比上年增长6.3%。
截至2018年末,东英镇有2个工业企业,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6个。
农业
2011年,东英镇有耕地面积3.9万亩,其中水田0.95万亩、坡地2.95万亩,人均1.5亩。
2011年,东英镇有农业总产值2.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
2011年,东英镇生产粮食5513吨,人均212千克,其中水稻3896吨,番薯等1617吨。
东英镇的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2011年,种植面积19172亩,产量97573吨。畜牧业以饲养猪为主。
2011年,东英镇有生猪饲养量12243头,年末存栏19882头。
商业
2011年末,东英镇有商业网点14个。
2011年,东英镇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8.9%;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0.02亿元。
金融
2011年末,东英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7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各项贷款余额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
邮政业
2011年,东英镇邮政业务总量80万元,其中纯收入6万元。
交通
2011年,东英镇境内有县道临城至美夏1条,双向2车道,全长12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东英镇有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处,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0.53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8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东英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6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11所,在校生1679人,专任教师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2所,在校生654人,专任教师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东英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镇医院2所,村级卫生室12个,床位34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3张,固定资产总值8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注册护士6人。
2011年,东英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6万人次,2210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5%。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东英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
社会保障
2011年,东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人数54人,支出1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1%,月人均210元,比上年增长21.8%;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32人次,共支出1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9户,人数1629人,支出215.99万元,比上年增长87.36%,月人均110.5元,比上年增长63.5%。敬老院1家,床位12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9650人,参保率42%。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东英镇有有线电视用户150户,入户率3%。
2011年末,东英镇有邮政代办所1处。报刊累计期发行120份(册)。电信企业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量160门,固定电话用户160户,移动电话用户3600户。
2011年末,东英镇有自来水厂1座,有深水井1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2.5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2500米。
2011年末,东英镇有变电站1座。
2011年末,东英镇绿化面积600平方米。
所获荣誉
2021年7月1日,东英镇党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被海南省委授予“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