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完齿兽

完齿兽(英文名:Killer Pig;拉丁学名:Entelodon),也被称为“杀手猪”,是已灭绝的偶蹄目完齿兽科的一个属,为欧亚大陆所特有的物种。其科学分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完齿兽科-完齿兽属。完齿兽是欧亚大陆原产的四个完齿兽科属之一,同科还有中国的始完齿兽属、蒙古的原完齿兽属、中亚的副完齿兽属。

完齿兽起源于蒙古中始新世,约2500万年前,地球气候转冷,植被骤减。食草动物体型增大以扩大觅食范围,迫使食肉动物进化,完齿兽科物种便在这一背景下演化。完齿兽演化特征体现在体型、牙齿与食性。它颌部有力、牙齿坚硬,体型逐渐增大,食性杂,借此适应不同环境生存演化。完齿兽曾是强势物种,但同类竞争激烈,最终于2300万年前灭绝。其外形似体型巨大且凶猛的野猪,与水牛体型相当。它们的颅骨巨大,嘴里布满巨齿,强而有力的颚不仅能嚼碎其他动物的头骨,还可如折枝般轻易折断猎物的腿。作为杂食性动物,完齿兽几乎碰到什么就吃什么,从腐烂果实到动物尸体,甚至会同类相食。在战斗方面,完齿兽十分凶悍,其头骨化石常带有严重损伤,很可能是在与同类争夺地盘和食物时留下的。尽管体型庞大,它却是快速的奔跑者,不过主要用于逃离危险。

完齿兽的化石遗骸主要发现于欧洲,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甚至远至东边的日本也有发现。在古生态学领域,由查尔斯·R·奈特(Charles R. Knight)复原了完齿兽,用于帮助人们理解完齿兽在古代生态环境中的可能形态和特征等古生态学方面的信息。

演化历史

演化背景

约2500万年前,地球气候转冷,植被大幅减少。为适应环境变化,食草动物体型增大以扩大觅食范围,这也促使食肉动物必须进化,否则将面临灭绝危机,完齿兽科物种的演化便处于这一背景下。

推测起源

完齿兽隶属于完齿兽科。学界认为,最早的完齿兽类代表,是发现于蒙古中始新世Khaichin Ula II动物区系的微小原完齿兽(Proentelodon minutus gen. et sp. nov. )。微小原完齿兽被视作完齿兽科家族中已知最为古老的成员,它的出现,为探究完齿兽科的起源提供了极为关键的线索,有助于科学家们追溯该科动物在演化长河中的起始脉络,明晰其早期演化路径与特征。

分布扩散

完齿兽在远古时期有着广泛的分布。从蒙古的中始新世开始,其分布逐渐扩散到亚洲的其他地区。例如,在泰国南部的Krabi煤矿的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了疑似与亚洲北部和中国南部已知物种Entelodon aff. E. gobiensis相关的entelodontid上部前臼齿。此外,在蒙古的戈壁大漠渐新世地层中也发现了完齿兽属的新物种Entelodon 短头怪蝠蚤东方亚种 n.sp。这些发现表明完齿兽在远古时期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部分地区。

演化特征

完齿兽的演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体型、牙齿和食性等方面。完齿兽拥有强壮有力的颌部和又长又坚硬的牙齿,这使其能够适应各种食物来源。同时,完齿兽的体型也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增大,成为远古时代的一种巨型野猪。完齿兽的食性杂,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食物资源。这种适应性使得完齿兽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都能够生存和演化。

演化分支

完齿兽是原产于欧亚大陆的四个完齿兽科属之一。在欧亚大陆的古生物演化历程中,与其同科的另外三个属分别为:中国晚始新世时期的始完齿兽属(Eoentelodon),该属较为原始 ;蒙古中始新世时期的原完齿兽属(Proentelodon);以及中亚中晚渐新世时期的副完齿兽属(Paraentelodon),副完齿兽属体型巨大,在当时的生态环境中占据独特的生态位

消失灭绝

完齿兽在演化历程中曾是强势物种,实际上,它们敌人就是自己的同类。在完齿兽颅骨化石上发现了可怕的伤痕,这可能是在与同类争夺地盘和食物中留下的,而这类战斗的结果通常是同类相食。不管它们曾经多么凶残,在2300万年前在地球上消失了。

化石发现

完齿兽的化石遗骸主要发现于欧洲,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甚至远至东边的日本也有发现。

欧洲

大完齿兽(Entelodon magnus)曾广泛栖息于欧洲的大片区域。在西班牙德国法国罗马尼亚以及高加索地区,均发掘出大完齿兽的化石遗骸,显示出其在欧洲分布的广泛性与多样性。而在法国埃松河畔韦尔,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德吉勒姆完齿兽(Entelodon deguilhemi)化石遗骸,该地点也成为研究德吉勒姆完齿兽的关键区域。

中国

在中国,凶猛完齿兽(Entelodon dirus)仅通过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一颗牙齿为世人所知,这颗珍贵的牙齿为研究凶猛完齿兽的存在及演化提供了极为有限却又至关重要的依据 。

命名与分类

词源

完齿兽,Entelodon,意为“完整的牙齿”,源自古希腊语“ἐντελής(entelēs)”意为“完整的”和 “ὀδών(odōn)”意为“牙齿”,指完齿兽具备“完整的”真兽下纲牙齿结构。

学名

完齿兽的拉丁学名为Entelodon,由法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奥古斯特·艾马尔(Auguste Aymard)在1846 年首次命名。截至2025年3月,在GBIF中明确收录其为有效状态。

其同义食虫类(也是曾用学名)为Elotherium,截至2025年3月,在GBIF中明确收录其为存疑状态。

辨析

自21世纪初起,完齿兽科动物在大众媒体上的频繁出现,引发公众对于完齿兽(Entelodon)和完齿兽科动物(entelodont)这两个概念的混淆。为清晰阐释二者区别,有必要深入了解动物分类命名规则以及完齿兽科动物的分类体系。

命名规则

在科学界,一群动物的命名通常依据首次被描述的该类动物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一代表物种的特征和分类地位,为整个类群的命名奠定基础。这种命名方式有助于构建清晰、系统的生物分类体系,方便科学家们对不同生物类群进行研究和交流。

两者关系

完齿兽是完齿兽科动物中最早被描述的一个属的物种。基于上述动物命名规则,完齿兽的食虫类被用作创建完齿兽科(Entelodontidae)的基础。而完齿兽科包含多个属,其成员被统称为“完齿兽科动物(entelodonts)” 。这些成员不仅包括完齿兽(Entelodon),还涵盖古猪兽(Archaeotherium)、副磨齿兽(Daeodon)等其他属。

精准界定

完齿兽(Entelodon),专指被归入完齿兽属的动物。完齿兽属在完齿兽科中具有独特的分类地位,其下属物种具有区别于其他属的特定形态、生理和演化特征。

完齿兽科动物(entelodont),该术语指的是任何属于完齿兽科的属的动物。完齿兽科作为一个分类单元,包含了众多在演化上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属的动物,只要隶属于完齿兽科,都可被称为完齿兽科动物。

便捷区分

在实际区分完齿兽(Entelodon)与完齿兽科动物(entelodont)这两个概念时,有一个简单直观的方法。Entelodon,总是以大写字母开头,并以斜体字印刷,这是在学术文献和科学资料中对属名的标准书写规范。而entelodont则使用标准字体印刷,并且首字母除了在一个新句子的开头外,从不大写。通过留意这种书写格式上的差异,能够较为轻松地区分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分类

完齿兽的科学分类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完齿兽科-完齿兽属。其已知物种有大完齿兽(Entelodon ‬magnus‭)。

体态特征

体型

完齿兽堪称庞然大物,站立时肩高约1.4米,体长可达3米,是所处时代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与现代猪相比,其不仅体型更为巨大,形体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

牙齿

完齿兽的嘴巴能够张到令人吃惊的程度,长有可咬碎骨头的圆锥状牙齿。颌骨上巨大的上下犬齿,不仅助力其连根拔起植物,还能用于翻寻野兽尸体。从牙齿磨损状况判断,它们频繁以其他动物的肉与骨头为食。尽管牙齿特征看似偏向食肉动物,但实际上完齿兽主要是食腐动物。

头骨

完齿兽的头骨极为庞大,长度超过1米。眼眶下方的脸颊部位,长有长形骨突。在遭遇自卫情形或同种竞争时,这些骨突可能发挥保护作用。此外,其口鼻延长部位类似猪,下巴颏处还长有类似疣的瘤状物。

腿部

完齿兽的腿长且略显纤细,下半截短于上半截,这一结构可能对其奔跑速度造成限制。不过,作为后期有蹄类动物,完齿兽的小腿骨已经愈合,趾头退化为两个承重的蹄。其整体构造虽适合奔跑,然而速度或许并不快。

分布栖息

欧亚大陆的平原。

相关物种

始完齿兽属(Eoentelodon)

中国晚始新世时期的始完齿兽属(Eoentelodon),该属较为原始。其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沙拉木仑地区晚始新世乌兰戈楚组,主要特征是下颌骨具骨质突起的刍形,前部缩短。

原完齿兽属(Proentelodon)

蒙古中始新世时期的原完齿兽属(Proentelodon minutus gen. et sp. nov.),是由I. A. Vislobokova在2008年描述的一种动物,是完齿兽科家族的最古老代表之一,其存在表明了该家族在中始新世就已经开始演化。

副完齿兽属(Paraentelodon)

中亚中晚渐新世时期的副完齿兽属(Paraentelodon),副完齿兽属体型巨大,在当时的生态环境中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其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猪齿兽类。它在猪齿兽类中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与其他属区分开来。

参考资料

Entelodon, formerly Elotherium.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2025-03-02

What Was an Entelodon?.www.thoughtco.com.2025-03-02

Entelodon Aymard, 1846.www.gbif.org.2025-03-02

Entelodon.www.prehistoric-wildlife.com.2025-03-02

The Largest Prehistoric “Pig” Was Taller Than a Horse.a-z-animals.com.2025-03-03

The oldest representative of Entelodontoidea (Artiodactyla, Suiformes) from the Middle Eocene of Khaichin Ula II, Mongolia, and some evolutionary features of this superfamily.link.springer.com.2025-03-03

Entelodon orientalis n.sp. (Suiformes) from the Oligocene of the Gobi Desert, Mongolia.www.semanticscholar.org.2025-03-03

First record of Entelodontidae (Mammalia, Artiodactyla) from the late Eocene of Southeast Asia Premier enregistrement d’un Entelodontidae (Mammalia, Artiodactyla) dans l’Éocène supérieur d’Asie du Sud-Est.www.sciencedirect.com.2025-03-03

Elotherium Pomel, 1847.www.gbif.org.2025-03-02

Elotherium.paleobiodb.org.2025-03-02

狶科化石一新种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中国知网.2025-03-03

Taxonomy and biochron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araentelodon, a giant entelodont (Mammalia, Artiodactyla) from the late Oligocene of Eurasia.www.semanticscholar.org.2025-03-0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