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永修

陈永修,字子慎,清代济南府历城区(今济南市)人。

基本介绍

【陈永修传】

陈永修,六品衔候选训导,恩贡生(按:虚名而已),居住在今王舍人镇至殷陈村一带。陈永修“少师马国翰,亟蒙矜赏。及长,肆力文言文辞,博雅工诗。性宽和,无疾言色。然遇事果毅,有经世才。”为晚清济南颇具才华的乡土诗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匪犯境,举人陈大鹏率乡团御贼,永修县佐焉。及大鹏鸟殉难,永修以身免。自是隐於家,授徒自给。教人原本小学,而责以实践。出其门者,皆恂恂恭谨,望而知为永修弟子。年七十馀卒。著有鲍西楼诗文集若干卷,藏於家。”(引号内皆引自《民国续修历城县志》)

陈永修一介书生曾参加过抵抗捻军的战斗,“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匪犯境,举人陈大鹏率乡团御贼,永修佐焉。及大鹏殉难,永修以身免”。1861年9月间,捻军一部进入历城区境,陈大鹏是陈永修的堂兄,邓家庄人,率民团在历城圣佛寺院(今贤文庄一带)与捻军展开激战。战斗惨烈陈大鹏战死,民团死亡上千人。陈永修参加战斗幸免于难。曾为陈大鹏作传。此后以诗酒自娱,并设馆教书。陈永修或善酒,与张晓园、焦化鹏、王履三登、刘光庭等人交游,其友多不见于经传。陈永修“性宽和,无疾言遽色。然遇事果毅,有经世才。”对于这个评价,我是相信的,但我深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陈永修生卒年代不详,他在诗集自序中说过:“爱新觉罗·旻宁丙戌(1829年)已丑之际,余师马词溪夫子设帐鲍山黄石古寺 余从学焉。”说明他是马国翰的学生,应该生于1810年左右。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后,在乡里教书为业。他还常带其学生游历济南市山水名胜,鼓励他们进行修养心性和进行诗歌创作,他在诗中说:“汝学舞雩游,务求尘俗捐。君子履忠信,登临尚慎。如有会心处,得句题花笺。盍各言尔志,春诵而夏弦。”陈永修教学有方,因而“出其门者,皆恂恂恭谨,望而知为永修弟子”。光绪五年陈永修撰写《重修读书堂碑记》,记文中可见他正直人品和关注教育之心于一斑。

陈永修诗文造诣深遂,著有《鲍西楼诗草》四卷、《鲍西楼文抄》二卷、《平陵齐音》二卷、《花令诗草》一卷,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年),济南市著名文献学者和诗人马国翰为《鲍西楼诗草》作序,马在序文中阐述论诗三得,即“触景言怀挥手立就谓之来得,细意慰贴切无懈可击谓之去得。渊然而以古,浏然以清,远韵深情耐人咀味谓之存得。”认为陈永修已经达到三得水平,称赞其诗“实多可存之作”。陈永修的诗文在《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中多有引用,多伤怀吊古,山川游历之作。热情讴歌家乡锦绣河山和历史人物,字里行间赤子之情斐然。然而,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他的诗文集都是抄本,不见于各图书馆藏书目录,在旧书市场亦杳无踪迹。

陈永修有登华山诗曰:家住鲍山西麓,登华诗忆南丰。叔牙城外高望,一点青来云中。我多年在济钢,可见他是我是不同时代的老乡了,每读陈诗,想见其为人,有一种亲切感。余又喜欢马国翰的诗句:古人心迹问寒山,总把黄金视等闲”。是为陈永修作传,限于资料,不一而足。《鲍西楼诗草》在济南市民间有存,如有可能,余原为之刊印流传。余嘱余友笑谈先生为永修画像,先生欣然答应,不日可成。

陈永修是济南古代最后的诗人,(这里我把历史分为古代和现代,以1911年为界,不设近代。)他们那群单纯的儒生故去之后,社会就进入了现代。呜呼!曲曲百年,历史风雨把鲍西楼洗刷的了无痕迹。鲍山西边已是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济南城依然是柳舞泉涌潇洒如是!正是,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先生有诗曰:“兴龙寺古留千载,修凤楼高忆百年。一片韩陵倍珍重,喜从乡校问坡仙”。倩谁人可为余解说?

【陈永修诗抄】

张龙图故宅

书堂三字笔如,学士声名尚俨然。岂料残垣埋荒草,更教真墨锁寒烟。兴龙寺古留千载,修凤楼高忆百年。一片韩陵倍珍重,喜从乡校问坡仙。

白雪楼怀李攀龙

两地遗址皆荒凉,幸有泺源继余芳,我今读书近聂氏宗祠,朝夕瞻拜心辨香

登凤凰山四首:

山形似凤此名山,秀骨天开翠作环。十里人家图画里,数峰缥缈有无间。

扶已觉三霄近,腊屐聊偷半日闲。安得油桐千万树,来时灵鸟共栖攀。

五色三文认此山,芙蓉天外落回环。清凉世界烟云里,杨柳楼台指顾间。

玄武祠荒空寂历,碧霞宫冷最萧闲。不知身入丹青画,更有仙梯狂欲攀。

画意诗情共一山,群岚遥作翠屏环。置身霄汉乾坤外,放眼浮云天地间。

苔点斑斑花影静,松风谡谡鸟声闲。登高时作来仪想,午院笙歌动仰攀。

新种松载满碧山,二分春色绿回环。紫庭丹穴知何是,贺世归昌仿佛间。

不奈劳人多草草,且从桑者赋闲闲。吟诗敢说题凡鸟,吐凤才华未易攀。

孙又耕遨游南奎山

喜逢今雨契岑苔,况自锦秋湖上来。闲拟画图摹北苑,偏遨游侣上南魁。远峰缥缈云千叠,近石玲珑翠一堆。正是寻春吟兴发,夕阳飞鸟漫相催。

历下杂咏

历山佛阁早春开,鸟语香铃次第催。无那东风吹野草,王秋娘墓踏青来。

五月十三日与友人登千佛山,饮旷如亭待雨,既而雨至,赋此志喜二首

闲来会饮旷如亭,醉把芳杯酒不停。放眼乾坤皆逆旅,关心霖雨遍郊。诸天法相三千界,大块文章十二屏。古帝舜耕何处所?披苔细读历山铭。

好雨知时欲问天,凭栏望望鹊华烟。陡生云气氤合,叠沛霖甘阡陌连。十里湖城青未了,双流溪济碧无边。山光点翠开图画,把酒临风一旷然。

秋日游龙洞诗

异境天开辈翠恋,松柏红树画中看。霜凝宝塔山光冷,日射锦屏秋色寒,石遥攀三秀顶,振衣直上五云端。一尊相对齐昂首,静里乾坤具大观

和张晓园游龙洞之作二首:

闻君近作锦屏游,绿树青山供唱酬。长啸一声春正晓,高亭三秀雨生秋。岚光矗矗云初敛,潭影悠悠水自流。风浴咏归童冠乐,诗成蜡屐句清遒。

危崖峭壁削珑玲,锦绣天开十二屏。遥指浮图都是塔,高悬石瓮莫疑瓶。山中胜概归诗稿,洞里诸天参佛经。君自深情歌白雪,我无名句续沧溟。

冶春

锦屏春晓百花开,三秀古亭侵绿苔。鸟弄歌声游侣醉,千呼万啭唤人回。

游龙洞

及门诸子游龙洞,诗以示之一首:

龙洞复龙洞,龙洞天下传。于钦纪《齐乘》,胜概存遗编。道元注《水经》,寻搜求真诠。虞集作《行记》,征引良不偏。《历志》备掌故,采入《山水篇》。乾坤灵秀,岩壑开林泉。人间此静境,永垂千载前。登临想禹功,诚哉无闲然。吾乡诸先达,蜡屐多盘旋。有若张希孟,有若殷象贤;有若边庭实,有若云芝仙。沧溟与长史,共翠微巅。山樵探梅图,挥毫如云烟。诗碣立森森,碑版封苔钱。漂深不见底,侧闻老龙眠。作雨丕灵应,敕书摩崖镌。所以古君子,往往深流连。我曾为策杖,到此诗债缠。弯弯九曲沟,行行一线天,忽逢峰回转,寺古僧参禅。相於说色相,永结欢喜缘。锦屏自春晓,望望孤云还。妙景写不出,腹亏便便。造物郁磊砢,龂腭遥钩连。夭娇出岩窦,直上如溜悬。云雾向荡潏,叠嶂成蝉联。峭壁封窈窕,石瓮谁迁延。松老中槎枒,之而危崖边。林木见名节,霜后晴霞鲜。蹇墟疲攀陟,足缩如临渊,振衣三秀顶,搔首师青莲。为搜云雾窟,宛见赤松仙。昂头天以外,放眼浮图圆。足踔目先送,丘壑胸中填。下视云潭水,湜复涓涓。光阴真过客,匆匆三十年。汝学舞雩游,务求尘俗捐。君子履忠信,登临尚慎旃。如有会心处,得句题花笺。盍各言尔志,春诵而夏弦。

游玉陵山

春日同焦茂才化鹏、王少尉履三登玉陵山,刘光庭携酒后至,觞於山巅一首:

山村一路石崚嶒,共御东风上玉陵。十里人家青霭合,三春杨柳翠烟凝。云中探胜焦赣,画里寻诗王右丞。更有刘郎能好客,携将名酒醉良朋。

登玉陵山示及门诸子

玉陵山色碧於烟,寒食节东风共仰攀。童冠从游青嶂外,团围坐翠微间。赏心花鸟文章丽,到眼菑畬稼穑艰。也识舞雩归叹咏,韶华一去遣春还。

游华不注六首:

我爱华不注峰,天然绿秀芙蓉。曾经诗咏白也,恨不仙逢赤松

华泉一掬如昨,丑父孤忠凛然。齐晋三周战迹,春秋千载流传。

单椒秀泽谁分?桀立卓然不群。午夜拟观海日,半天吟看岱云。

人到仙岩而上,身游图画之间。静观众鸟飞尽,独看孤云去闲。

高并鹊山浮黛,遥连河水送青。比如妆淡浓抹,应笑妒生尹邢。

家住鲍山西麓,登华诗忆南丰。叔牙城外高望,一点青来云中。

附:曾巩《登华不注望鲍山》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矛戟,管仲那得叔牙城。

附:马国翰《鲍山怀古》

古人心迹问寒山,久把黄金视等闲。天下唯怜旧友,平生志不忘时艰。

冶春

斗酒百篇李仙,齐都游咏纪前贤。兹山峻拔华不注,白日登临天宝年。

趵突泉公园用南丰韵一首

海上三山水暗分,波涛滚滚不扬尘。流来玉树坤灵幻,涌出冰叶日中花地脉真。待月如飞三尺剑,乘风似转七香轮。凭临池畔多佳会,一片秋光自可人。

过白泉即景有感

不见沧溟精舍开,名泉依旧水洄。一行鸥鹭冲烟起,两点鹊华浮黛来。惆怅营城无剩迹,伤怀粮冢有馀哀。稻荷荡湖田阔,独立苍茫残照催。

暮春与友人泛舟明湖口占

逝者如斯意自闲,半城潇洒翠回环。舟行绿涨烟波里,人在丹青图画间。今夕只宜谈水月,寻常无此好湖山。永和修兰亭会,畅叙风流共仰攀。

冶春二首

一曲明湖久眷恋,况逢晴日柳含烟。百花台上坐怀古,酒地看春春可怜。两晋风流千载前,山阴盛会永和年。何如花鸟亲人地?古历亭边水接天。

莲子湖

湖光潋滟水连天,十里银塘万柄莲。历下区风沦青未了,济南市潇洒碧无边。软红尘脱三千界,寒绿光侵七十泉。一曲清歌何限意,夕阳影里数田田。濯缨一脉接明湖,绿影红香入画图。六月风光归水木,双渠歌怨寄鸥。望中华鹊云烟合,镜里楼台锦绣铺。不用桃源寻隐逸,泺川胜概即蓬壶。

历下杂咏

濯缨莲叶小於钱,卧柳虽多不碍船。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影里看田田。

再游响水潭

我有泉石癖,时抱烟霞。每逢名胜区,闲尝一往顾。昔上三台麓,响水良足慕。秋潭深见底,骇浪滚滚注。临流心不竞,便觉浮生误。俯仰宇宙间,从之升沉悟。归来终弗忘,窃效赤壁赋。日届大重阳节,招友通尺素。西风客到门,二难快把晤。因遣童冠辈,再游携茶具。行行重行行,率循鲍山路。渐闻波淙淙,群秀争奔赴。咸集坐团圞,静观人如塑。煮茗烧乌薪,更博瓶笙趣。纵酒兼赌韵,且向佳处住。放眼看怒涛,共叹来何暮。错落翻冰叶日中花,差池开株树。此讶吴练飘,彼疑姑射渡。雪岭成须臾,银海金汤固。天地为变更,白云遥遮护。观水观其澜,颇可资典故。奇石更凿凿,尤难计以数。兼崎,孤峙亦联附。或平或广袤,或踞或颠仆。或如龙凤麟。鲸波急喷吐。水石两激荡,胜摡不抵。徘徊惟忘归,陡觉洗烦务。相於整游屐,抗怀谢安。清谈犹未了,片月东岭度。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