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锯蕨(学名:Micropolypodium sikkimensis)是禾叶蕨科锯蕨属下的一种植物,生长在林中树干基部或岩石上,海拔范围为2200-3600米。其鳞片小且淡褐色,卵形,锐尖头,全缘,长宽约1-1.5毫米。
命名来源
锡金锯蕨的学名为Micropolypodium sikkimensis (Hieron.) X. C. Zhang,来源于中国植物志第6(2)卷的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的锯蕨属Micropolypodium Hayata。
形态特征
锡金锯蕨的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鳞片小,淡棕色,卵形,锐尖头,全缘,长宽约1-1.5毫米。叶簇生,纸质,全株有褐褐色长硬毛,叶柄线状,栗褐色,长2-3厘米;叶片条形,向基部略变狭,多少下延,长4-15厘米,宽4-7毫米,羽状深裂或近羽状;裂片互生,彼此有缺刻分开,矩圆形至卵形,钝头,基部相连或仅下侧下延,宽1.5-2毫米。全缘。叶脉在裂片上单一或分叉,不到叶边,孢子囊群圆形,通常生于分叉的上侧1条短小脉的顶端。
产地分布
锡金锯蕨分布于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鹤庆县、高黎贡山)、四川省(峨眉山市、天全县、泸定县)、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此外,越南、印度北部、锡金王国(模式产地)、不丹、尼泊尔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锡金锯蕨生长于海拔2200-3600米的林中树干基部或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