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东欧马鹿

东欧马鹿是马鹿的一个亚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它的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马鹿”之称。

物种概述

东欧马鹿是马鹿的一个亚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 靠于眉叉。它的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村,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贵的滋补品。

马鹿鹿茸

马鹿的鹿茸含胆甾醇肉豆蔻酸,胆甾醇油酸酯,胆甾醇棕相酸酯,胆自醇硬脂酸酯,胆甾醇(cholesterol),胆甾-5-烯-3β-醇-7,胆甾-5-烯-3β,7α-二醇,胆甾-5-烯-3β,7β-二醇,尿淀,次黄嘌呤肌酸酐(creatinine),烟酸尿素,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尿(uridine)。

马鹿茸中还含有2种降压成分,一种已确定为溶血磷脂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LPC中含有8种脂肪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acid),软脂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亚油酸

鹿茸的药用功效之化生肌,鹿茸有行血、化瘀、消肿、解毒和生肌的作用。因此,常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及伤科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经久不愈者,疗效更佳。实验表明,鹿茸对长期不愈和新生不良的溃疡及创伤,能增强其再生过程,加强氮素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从而促进溃疡面和骨折的加速愈合。国外学者通过大量临床实验,给跌打损伤病人肌注鹿茸精,对损伤的愈合和消除头痛、头昏、肢节疼痛、耳鸣、耳聋、四肢麻木,乏等症状,均收到明显的功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参考资料

Eastern Red Deer.BioLib.cz.2012-07-1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