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张士诚墓

张士诚墓位于苏州市斜塘街道盛墩村,墓地总面积三亩有余,墓冢封土高出农田1米。该墓于1960年被列为吴中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改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墓前原有国时期吴中保墓会所立“张吴王墓”碑,墓西原有张王庙,现均已不存在。

文化活动

张士诚(1321-1367),小名九四,东台白驹场(今属大丰区)人,以驾船运盐为业。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因不堪富户凌辱,率众杀诸富户,率苦役、盐丁万余人起义。次年,据高邮市,称城王,号大周,年号天佑。在高邮击败元丞相脱脱所率大军后,由南通市渡江至常熟市。至正十六年二月攻占苏州市(今苏州),并在此建都,后称吴王。至正二十七年七月朱元璋率军攻占平江县,张土诚被俘,解至南京市(今南京)后自缢身亡。张土诚墓面积三亩有余,墓冢封土高出农田1米。墓前原有国时期吴中保墓会所立"张吴王墓"碑,墓西原有张王庙,现均已不存。

张士诚为人宽厚多仁,赋税轻敛,因此吴人对他颇多怀恋。至于明人书中对他的多种指斥,均属狂狗吠人之辞,多不属实。张姓属下贪纵,但并不残暴,也没滥杀人,加之孙吴殷富,即使东吴官员爱钱,也不是刮地三尺那种贪残。反观朱元璋,恨吴人为张士诚所用,他取大地主沈万三家的租薄为依据,格外加赋,高达每亩实粮七斗五升,并且以数年时间把吴地的中小地主基本消灭干净。明朝人贝清江记载说:“三吴巨姓……数年之中,既贫或富,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张吴王墓,墓碑文:张土诚,泰州白驹人,元未杰出农民起义领袖,1353年起义反元,1354年建立大周政权,1356年建都隆平府(今平江区),称“吴王”,曾一度降元,1364年率军民守城抵御朱元璋;1367年9月城破被俘、被逼身亡,葬吴县斜塘。定都江南期间张,吴王重水利、兴农桑、减赋税,深受爱戴,"久思香”、“酒酿饼"、“讲张”“积谷馨(beng:坛子)”等纪念习俗流传至今。张吴王葛是苏州市境内规模较大的元代名人古墓葬,是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活动建设

苏州当地人一直很怀念昔日张士诚轻徭薄赋的仁德,每年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张士诚烧香,托名为地藏菩萨烧香,实际上是烧“九四香”。

参考资料

张士诚墓.新浪旅游.2024-03-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