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何以中国

《何以中国》是2014年3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宏。“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

《何以中国》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遗址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诞生。

内容简介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姬发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然而这已经是西周的事情了,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最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作者简介

许宏,1963年7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遗址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等,参与主编《三代考古》、《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等文集,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解题

陶寺遗址的兴衰

陶寺“革命”了

首都与阴宅的排场

龙盘、鼓和特

“革命”导致失忆?

“拿来主义”的硕果

大邑县小国

小铜器的大问题

是字吗?什么字?

寻“夏墟”找到陶寺

禹都乎?尧都区乎?

衰亡的谜团与意义

二 嵩山的动向

“地理王国”出中原

两大集团

林立的聚落群

扑朔迷离话城址

城邑分布有玄机

危险来自邻人?

近看大邑王城岗

“王城”是怎样造出的

大洪水,传说还是史实

大禹在哪儿治水?

“王城”下游有大邑

大邑瓦店的气派

方正城池的由来

“贵族社区”平粮台

不可小瞧古城寨

暴力:现象与动因

三 新的发轫

新砦的分量

众说纷纭话新砦

困惑与收获

从围垣到环壕

铜礼器的讯息

古书中“挖”出铜

龙形象,权贵的秘符?

墨玉璋的来龙去脉

那年月,有国家吗?

逐鹿何以在中原

四 大邑二里头遗址

山北的政治图景

二里头人从何而来?

南洛河非彼洛河

一水冲三都

“半岛”上的新居民

都邑大建设

走向全盛

持续辉煌与都邑终结

不堪重负的陶器

难哉,一刀断夏商

五 中原与中国

文化大扩张

二里头国家的“疆域”

“外”的殖民据点?

长江边的“飞地”

铜与盐,扩张的动因?

国家群与“国上之国”

软实力催生“中国”世界

余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