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狸鼠科(食虫类:Myocastoridae)是啮齿目豪猪亚目下的科,仅有一个下属物种,即海狸鼠(学名:Myocastor coypus)又名河狸鼠。分布于南美洲。体型大,短粗,体长43~65厘米,体重5~10千克。尾长而圆形,具鳞片及稀疏短毛。后肢稍长。头较大、鼻小,在水中能关闭。栖息于溪河、池湖及水渠等处,穴居。植食性,也食软体动物门。全年均可繁殖,每年一胎,每胎5~6仔。是重要毛皮兽,肉可食,现在已世界性广泛饲养,部分地区逃役者成为入侵物种。原产于南美洲,并已被引入到北美国,欧洲,非洲,和亚洲。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
形态特征
海狸鼠属于大型啮齿动物,体长430~635毫米,尾长225~425毫米,体重5~10千克,大的重达17千克。头较大、鼻批县小,在水中能关闭。耳小具瓣膜,耳孔处具毛有防水作用。门齿大而长,呈桔红色。四脚黑色,前胸无践,后脚具模。雄鼠阴茎高肛门4~5厘米,雌鼠阴道离肛门板近,在腹部有4对乳头,背部具有针毛和绒毛,腹毛比背毛多而厚。背部黑色、体侧橙黄色,腹部土黄色。
栖息环境
它们栖息在沼泽、湖泊和流动缓慢的溪流边,特别是在茂密或多汁的植被沿岸区。主要是低地动物,活动范围最高可达海拔1190米。
生活习性
海狸鼠适应于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是植物性动物,其食谱广泛。有蒲公英、尊麻菜、芦苇、蒲草、浮莲、首稽、杨、柳、榆、槐嫩枝条及树叶。洞道一般长2~3米,也有长达15米的,洞口常常一半露于水面上,直径20~30厘米,随季节、水位、食物的变化和繁殖的需要,常更换栖息地。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南美洲,后广泛引入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日本,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
繁殖方式
海狸鼠生长快,繁殖力强。一中成年鼠的生长期为7~9个月,体重可达6~12公斤,体长45~60厘米。幼鼠发育到3个月即可配种,怀孕期为132天。产后的第二天即可选配,一年可生产二胎,每胎产6~14只,盛产期二年可产5胎。一年四季都可配种、分娩。
下属物种
仅1属1种,即海狸鼠(学名: )。
种群现状
考虑到其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因此其不可能在原生地区以达到受威胁级别的速度下降。
然而,在阿根廷的部分地区,被认为受到威胁。牛牧场主已经将其从本土范围的大部分中心消除。
这个物种出现在保护区。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功用价值
鼠肉
海狸鼠肉在国际市场上又称海龙肉,高蛋白,低脂肪,血红蛋白含量极高,无异味。经国家肉类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北京营养源研究所鉴定,其粗蛋白含量达25%,含有18种氨基酸,30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锌和钙比一般畜禽肉高出若干倍,是女士美容和儿童身体发育、增强智力的理想食品。
皮毛
海狸鼠皮毛质地厚实、柔软耐磨、外观华丽、绒毛紧密、沥水性和保温性好。用海狸鼠皮制成的衣服。
鼠油
随着对海狸鼠产品的深加工,现已开发出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如海狸鼠油,其可制作高级化妆品。
鼠血
海狸鼠血可以提取一种保健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效果良好。
鼠尾
海狸鼠尾巴里的筋,经过科学处理后,制成可吸收蛋白缝合线用于缝合伤口,不用拆线。
人工养殖
圈舍建设
海狸鼠宜在湖、河周围和水源丰富的地方饲养,鼠舍一般由钾竺塑石棉瓦搭建而成,应有一个露天运动场,面积大小按每只1米2设计,在其一端修建一个窝室,每只约占0.5平方米,整个圈舍的周围修筑高80厘米的围墙,还需建水池供海狸鼠戏水。
喂养方法
海狸鼠的饲喂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饲养阶段选择饲料和饲料配方。饲料应多样化,有其特别注意供给蛋白质饲料,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还要坚持经常投喂食盐和骨粉,以满足对钾、钠、钙、磷的需要。妊娠后期,母鼠的饲料营养必须全价,以满足胎儿正常发育和产后泌乳的需要。此期如营养不足会造成死胎、产弱仔或产后体虚、缺乳等不良现象。
哺乳期母鼠的饲养重点是解决体质的恢复,保证正常泌乳。此期应多给些多汁或青绿饲料,加喂含蛋白质较多的黄豆和花生仁等,并多饮些温淡盐水,适当添加干酵母片和维生素a、D等。
仔鼠出生时只有0.15~0.25千克,出生时牙齿齐全,几小时以后就会吃食,并能下水玩耍。仔鼠发育很快,此期生长需要较多的无机化合物元素和大量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因此,除保证母乳外。日粮中应适当加喂奶类、骨粉、豆粉、鱼粉和各种维生素,保证有青绿饲料让其自由采食。精料供给要定时定量,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反而影响发育。50日龄左右可以断乳分窝,供给全价营养、易消化的饲料。
夏季注意事项
• 做好防暑:海狸鼠不耐炎热,对直射光和闷热天气缺乏忍受能力。圈舍的盖上要增设覆盖物,如树枝、草帘等遮荫。夏季为降低温度,亦可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清凉。
• 保持圈舍卫生:每日应换水2-3次,并在每次换水时,把池水中的污物清除,以常流水为好。海狸鼠的自洁能力很强,窝内稍有不洁,它就会感到不安,所以圈内的粪便和残余食物要及时清除,以防在圈中发酵。
• 添加多种维生素:动物的生命活动都与维生素有关,如果缺乏维生素会降低体内酶的活性,阻碍相应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海狸鼠的生长、繁殖和抗病力。
• 添加抗菌素:为预防疾病发生,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广谱抗菌素,如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药品。
喂药方法
海狸鼠的给药通常有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方法,可根据用药目的,药物性质灵活掌握。
• 自食:在病鼠尚有食欲时,在其喜食的饲料中,混入无刺激性的药物,使其自行食入。
• 口腔投入:用镊子等器具掰开口腔,固定好头部,注意防止被咬,将药物(最好是片剂)直接送入口睦,置于舌根处,随着吞咽动作可将药物咽入。
• 肌肉或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时,选择肌肉丰满的后肢内侧、臀部或颈部。皮下注射时,选择腰背部,先将皮肤用手捏起,将针头稍倾斜刺入一侧皮内,注意勿将针头刺穿另一侧皮肤而露出体外,或刺入深层肌肉。
饲料选择
• 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应选择含纤维素少的种类和幼嫩的部分,这样适口性好,且消化率也高,如结球白菜、青萝卜、芥菜疙瘩等。采集或购买的青绿饲料应除去要质、污物,尤其要剔出有毒的种类,然后直接定量投放在运动场上。
• 精饲料
选取无霉变、无虫蛀的精饲料,剔除杂质,粉碎成细粉(粒度越细越好)按日粮规定的比例掺合后,加水搅拌,即少饲喂。有条件的可煮成粥或制成窝头投喂,最好的方法是制成颗粒饲料,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