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戛村隶属于云南省昌宁县更戛乡,位于更戛乡中心位置,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0.1公里。村庄四周环绕着多个乡镇,包括西面的更戛乡西米村,北面的更戛乡田头村,东临昌宁县勐统乡,以及南接更戛乡打瓦村。辖区包含22个村民小组,共计935户居民,乡村人口数量达到3518人。村内地势平坦,气候适宜,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更戛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更戛乡中心地带,距离更戛乡政府所在地仅0.1公里。村庄周边与多个乡镇相邻,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格局。
气候
更戛村平均海拔约为1720米,年均气温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大约为1000毫米,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地
全村耕地总面积达4139亩,其中包括1960亩水田和2145亩旱地。此外,还有26615.615亩的林地,其中经济林果地占地1775亩,主要用于种植核桃等经济作物。
行政区划
更戛村下辖22个村民小组,分别为班鸠塘、金大寨、大木桥、浪地寨、割草山、大桥、粪箕、干塘、大寨、中寨、寺门前、下寨、大地、老街、龙潭河田尾、荒田、新寨、大丫口、吴山箐、马六寨。
人口
截至2009年,更戛村共有农户935户,乡村人口3518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为100%。劳动力总量为174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约占总劳动力的81.4%。村内民族构成多元,以汉族为主体,同时也有回族、傣族、苗族、彝族、白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
经济
更戛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2009年全年经济总收入为981.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占比较大,达到了46.5%。畜牧业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占总收入的20.0%。此外,渔业、林业、第二、三产业也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56元,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等方面。
基础设施
更戛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目标。全村大部分家庭已经接入了自来水,且所有家庭都实现了电力供应。交通方面,村内主干道虽未经过硬化处理,但已经铺设了弹石路面。村内设有集贸市场,方便村民进行商品交易。此外,村内还拥有多项现代化设施,如汽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及沼气池、太阳能设备、小水窖等环保设施。
社会事业
教育
更戛村重视教育发展,村内设有小学和中学,提供基础教育服务。据统计,村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为46人,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则占据了较大比例。
卫生健康
更戛村建立了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包括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村内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91.4%。对于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村里提供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文化活动
更戛村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村内设有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供村民使用。
党群组织
更戛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团支部等。这些组织在推动村级治理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