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男,1961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1994年获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1985年9月-1987年4月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助教
1987年5月-1988年1月 瑞典斯德哥尔摩 大学超微结构研究室访问学者
1988年2月-1990年9月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助教
1990年10月-1994年7月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4年8月-1994年11月 空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讲师
1994年12月-1997年11月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1997年12月-1999年11月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12月-今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
2008-04~2010-08,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0-09~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2015-07-01-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3-01-01-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编委
2012-11-01-今,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
2011-10-01-今,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0-01-01-今,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常务编委
2010-01-01-今,Cell Research,编委2006-11-01-今,Brain research,编委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系统性地研究了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发现了内源性钠钾泵激动剂等新的痛觉信息调控系统,为临床镇痛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中阿片受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Morphine镇痛耐受的相关性,拓展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药物研究方向。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通过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
主讲课程
获奖情况
专利成果
发表论文
科研项目
人才培养
已指导学生
徐贞仲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科学
张方雄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杨亮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王丽花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何绍球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孙涛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管吉松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宁丰收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宁丰收 硕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科学
周平博 硕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谈竹君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赵博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李昌林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王烽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吴青峰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杨柳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马晓丽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科学
刘辉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现指导学生
李佳音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包凤华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蔡冰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潘星宇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赵敬荣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吴丹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罗浩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科学
焦阳 硕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王飒爽 博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宋玉冉 硕士研究生 071006-神经生物学
社会活动
参考资料
专家人才库数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2021-12-09
张旭-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12-09
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官网.2015-12-07
张旭.中国科学院.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