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协调——以春秋战争与会盟为中心》是由邓曦泽著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学和政治学交叉的学术著作。本书基于对《左传》所记战争与会盟的完全统计,以冲突与协调为纲,以战争与会盟为目,力求发掘春秋政治蕴涵。
主要内容
本书基于对《左传》所记战争与会盟的统计,以冲突与协调为纲,以战争与会盟为目,力求发掘春秋政治蕴涵。导论是理论背景的反思与建构,第一章讨论春秋政治的基本格局即尊王、攘夷与争霸的关系,第二章据春秋政治提出和平问题并建立和平函数,第三、四章考察战争对天下秩序的改变及战争与会盟的交织,第五、六章考察春秋会盟的协调机制、功能与效果,第七、八章考察和平崛起、反对霸权主义与建立世界政府的可能性,结语对永久和平作了展望,附录则是对《左传》所记战争与会盟的统计。本书是首次将春秋战争与会盟结合起来的专题研究,也是对《左传》所记会盟的首家完全统计。
中西都有以史为鉴的实用历史观,而本书虽为历史研究,却对此种观念持反思态度。历史只具有有限的认知功能即判定功能,只能提供有限的有效信息。而现代科学背景下的历史学则日益丧失发现理论的功能,沦为证明论,它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日益稀薄。对于任何一类历史事件,后发事件的边际价值递减,这就是历史价值递减规律。这意味着历史对于我们并非只是财富,它也可能沦为包袱。而这正是本书的立意所在。
目录
自序历史早已终结(P1)
本书图表向导(P1)
导论问题、方法与历史:理论背景的反思与建构(P1)
第一节 历史能否为鉴(P1)
第二节 历史的生存结构:问题、方法与效用(P5)
第三节 发现理论还是验证理论:历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P17)
一、知识生产: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动(P18)
二、历史研究:一种经验归纳的知识生产方式(P23)
三、从发现理论到证明论:知识生产视角下历史研究的范式变迁(P31)
四、问题研究:历史研究的出路(P42)
第四节 历史:财富还是包袱(P-47战斗机)
一、历史是财富:历史提供行动指示(P47)
二、历史是包袱:历史价值日益衰减(P49)
三、“历史反复告诉我们”究竟在说什么(P56)
第五节 问题研究与文本研究:生存结构派生的研究类型(P60)
一、生存结构决定学术的目的、地位与基本类型(P62)
二、问题研究与文本研究的区分(P72)
三、问题研究优于文本研究及二者的互补(P76)
第六节 本书的问题、文本选择与文献综述(P79)
一、本书的问题及其选择理由(P79)
二、本书的文本及其选择理由(P83)
三、文献的有效性问题(P84)
四、当前研究现状及其不足(P86)
五、关于春秋战争与会盟的统计(P91)
第七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P93)
一、研究方法的先行(P93)
二、多学科方法(P95)
三、几何学式证明方法(P97)
四、比较优势研究法(P98)
五、方法论的超越意义:科学化方法与中华文明的再造(P101)
六、本书的学科归属(P110)
第一章春秋政治的基本格局(P112)
第一节 周代:独特的体系国家(P112)
第二节 尊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P120)
第三节 攘夷:国家安全的维护问题(P126)
第四节 争霸:体系主导权的争夺(P128)
一、争霸是春秋政治的主线(P128)
二、体系政治的核心问题必然是争霸(P136)
三、春秋争霸对尊王与攘夷的利用(P141)
四、尊王、攘夷在争霸中的战略意义(P153)
第二章春秋政治提出的和平问题(P156)
第一节 由春秋争霸引出的和平条件及计算问题(P156)
第二节 和平的条件:规则+执行(P158)
第三节 和平的计算:和平函数的建立(P166)
第四节 和平函数的应用限制、价值及比较优势(P169)
第五节 春秋争霸的必然性:和平函数的宏观运用(P182)
第三章春秋战争与天下秩序(P185)
第一节 春秋的争霸与战争(P185)
第二节 春秋争霸的格局与走势(P190)
一、郑庄小霸:挑战周王,拉开争霸序幕(P190)
二、齐桓称霸:明尊王实弱王(P200)
三、晋文称霸:以力假仁(P209)
四、晋楚拉锯:全面争霸(P216)
第三节 争霸实力的来源:对内治理决定对外竞争(P248)
第四节 战争改变秩序(P263)
第四章战争与会盟:冲突与协调的交织(P269)
第一节 春秋战争观:战争是不可持续的恶性手段(P269)
第二节 会盟与战争的关联:宏观数据(P288)
第三节 会盟与战争的关联:微观案例(P290)
第五章春秋会盟的协调机制(P295)
第一节 诸侯的协作:诸侯参与会盟时间成本考察(P295)
第二节 春秋会盟的三大协调机制(P303)
一、激励机制(P303)
二、惩罚机制(P316)
三、历史评判机制(P321)
第三节 春秋会盟的历史渊源与惯性力量(P330)
一、封建与会盟的关系(P330)
二、封建与会盟在天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P338)
三、会盟的惯性力量(P343)
第六章春秋会盟的功能和效果(P350)
第一节 诸侯的谈判与妥协(P350)
第二节 会盟对战争的遏制(P363)
第三节 会盟对协作的促进(P376)
一、会盟促进民生的改善(P376)
二、会盟促进诸侯国的联系、团结与友谊(P379)
三、会盟对王室利益和天下秩序的维护(P381)
第七章冲突与协调中的大国和平问题(P383)
第一节 和平崛起如何可能(P384)
一、和平崛起问题(P384)
二、齐国称霸:和平崛起的范例(P389)
三、和平崛起的条件分析(P395)
四、探索和平崛起之道路(P402)
第二节 反对霸权如何可能(P406)
一、对霸权主义的基本理解(P406)
二、国际无政府:霸权主义的发生条件(P409)
三、追逐霸权: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行为选择(P412)
四、反对霸权主义的可能性与基本路径(P414)
第八章世界和平与世界政府(P417)
第一节 世界和平呼唤世界政府(P417)
第二节 和平与政府性的关系(P425)
一、和平的实现条件:规则+执行(P425)
二、在和平问题上个体交往与国家交往的同构性(P426)
第三节 交往、合作与政府性的关系(P427)
一、交往的经济学根据(427)
二、交往成本降低和生产合作条件:规则+执行(P428)
三、在交往、合作问题上个体交往与国家交往的同构性(P429)
第四节 世界政府的应然性与可能性(P430)
一、政府性的合目的性(P430)
二、世界政府一直在形成之中(P432)
三、世界政府得以形成的技术推动(P435)
四、世界政府形成过程中的博弈与曲折(P437)
五、世界政府的可能模式(P439)
结语春秋政治与人类未来(P442)
第一节 历史在重演:冲突与协调中的春秋政治结构(P442)
第二节 除了武器,一切都没有改变(P443)
第三节 天下太平:梦想还是理想?(P450)
附录1春秋左传战争考(P453)
附录2春秋左传战争表(P473)
附录3春秋左传会盟表(P534)
参考文献(P574)
索引(P588)
本书部分内容单独发表情况(P596)
后记这是一根鸡肋(P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