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线鳕

黑线鳕

黑线鳕(学名:Melanogrammus aeglefinus)是鳕形目鳕科黑线鳕属的唯一一种,产于北大西洋,从比斯开湾巴伦支海等海域,栖息深度10-450公尺。本鱼口相对较小,下颌比上颌短,下巴触须相当小,鳞片重叠,大暗斑是胸鳍正下方的侧线以上,因黑色的侧线而得名。黑线鳕是一种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鱼类、甲壳亚门头足纲、棘皮动物等为食。黑线鳕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在北美及欧洲很受欢迎,适合各种烹方式食用。黑线鳕被IUCN列为次级保育类动物,是北大西洋渔业中的重要物种,尤其在北欧市场上,新鲜、冷冻和烟熏黑线鳕都很受欢迎,其中烟熏品种包括芬南黑线鳕和阿布罗斯烟熏黑线鳕。

简介

鳕科(Gadidae)北大西洋名贵的食用鱼。绝大多数黑线鳕被加工成冷冻鱼片出口到欧美。底栖,肉食性,以无脊椎动物和一些鱼类为食。

形态特征

与Cod相似并近缘,同属鳕科,同样具1颏须2臀鳍和3背鳍。其鉴别特征为黑线鳕身两侧各有一条深黑色的侧线,很容易辨认。各肩突肩具一明显黑斑。体上部灰色或淡褐色,腹侧色淡。体长最长可达69厘米,最重可达1.8千克

种群分布

黑线鳕鱼是一种分布于北大西洋的底栖海鱼,作为一种被人们大量食用的鱼类,黑线鳕一直处被长期商业性地捕捞。黑线鳕很容易通过白色侧身上的黑色侧线辨别出。黑线鳕常见于40至200米深处,而且幼鱼偏好栖息于浅水域,成年鱼偏好于深海水域,它们一般生活在近大陆架或者远离海岸的冷水海域,其适宜水温为2至10℃(36°至50°华氏度)

生活习性

一般来说,黑线鳕并不是善于长距离游动的底栖鱼类,一年之内的地区性迁徙并不常见,但中短距离的寻求食物的迁移有时也会发生(Daan, et al. 1990)。成年鳕不似较年轻的鳕那样惯于洄游,但所有老幼的鳕都会有季节性迁徙。黑线鳕的食性根据体型大小、季节和地区不同而相异。举例来说,小鱼虾为幼年鳕的主要食物(Ritchie,1936),而较大个体的鳕鱼则食用其他鱼类,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但是,在冬季所有大小的黑线鳕一般都取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植物病原线虫、小型软体动物门蛇尾(brittle star)及海胆(Anon., 1999)。

食用营养价值

黑线鳕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食用85g的黑线鳕即可满足三分之一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而且它脂肪含量极少,不含糖类,热量较低,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用鱼。此外,它还含有维他命B3、B6、B5等。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