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
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直到上覆岩层整体下沉、 弯曲所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的地区或范围即为采空区。
采空区按矿产被开采的时间,可划分为老采区、现采区和未来采区。金属矿山的采空区,不仅存在矿柱变形、顶板冐落等井下生产安全隐患,而且会引发地表裂缝、塌陷、沉降和突水等问题,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性与危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地下矿产资源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开采技术和采矿工艺的限制,以及部分企业无序开采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往往具有隐伏性强、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空间形态变异性大及顶板冒落塌陷情况难以预测等特点。采空区一旦失稳将会引发地表塌陷、沉降和突水等事故,甚至发生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和当地生态环境,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相关研究
探测方法
在国外,采空区的探测技术起步较早,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发展的探测方法较多。在美国,电法、电磁法、地震钻探和微重力法等技术发展全面,具有较高水平,其中以地震CT勘探技术最为突出,高密度电阻率及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法技术较成熟;日本是公认的在工程物探技术方面的领跑者,其中地震波法应用最为广泛,电法、电磁法及地球物理学测井等方法的应用也较多。在俄罗斯,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井间电磁波透视及射气测量技术等应用较多。英、法等国家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方法,同时微重力法和浅层地震法也有使用。近年来,随着国内金属矿山行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学者也对采空区探测技术及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综合运用、采空区的三维可视化探测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赵忠海针对性地选择浅层地震、高密度电阻率、大地电磁测深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方法进行探测。罗周全等以空区激光探测系统,利用三维激光对采空区进行扫描探测并搜集相关信息,实现对采空区的三维可视化。随着我国物探技术测量精度和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工程物探成为探明地下采空区的一种重要手段。
赵国彦根据采空区的形成特点与探测原理,系统总结了可供选择的探测方法,其分类如图所示。
稳定性分析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稳定性控制及处理方法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有关矿山压力等技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采空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采空区进行控制和处理,是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国内外金属矿床开采技术,为控制采空区围岩,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稳定性监测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威胁日趋严重,采空区防治工作难度加大。采空区的稳定性监测分析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现场监测分析采空区应力、应变、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对采空区稳定性情况做出直接反馈,对采空区等矿山灾害预警防治工作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采空区稳定性监测系统如图所示。
相关规定
为坚决防范和有效遏制因采空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如:2016年6月2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方案》(安委办〔2016〕5号);2020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非煤矿山安全整治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严密管控顶板管理等重点环节的重大安全风险;2021年8月17日应急管理部第2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的决定》中将第二百七十四条修改为:“矿井必须制定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每周至少1次抽取封闭采空区内气样进行分析,并建立台账;2022年4月22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非煤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矿安〔2022〕76号)中明确提出开展采空区及周边老窑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
参考资料
金属矿山地下采空区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黄金科学技术.2023-12-15
采空区专栏主编寄语.黄金科学技术.2023-12-15
采空塌陷勘查规范.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12-15
金属矿隐覆采空区探测及其稳定性预测理论研究.中国知网.2023-12-15
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8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的决定.应急管理部.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