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竺纪扬

竺纪扬,男,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山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不仅擅长司鼓,还具有作曲才能。他在越剧音乐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是继刘如曾之后的第二位越剧作曲家。他的成就被收录于《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竺纪扬于1919年11月15日出生。自幼对艺术充满热情,15岁开始学习拉胡琴,随后在16岁时拜师于鼓师俞小毛门下,专攻司鼓技艺,并跟随剧团进行了两年半的演出。

职业生涯

1938年初,竺纪扬随同家乡著名演员姚水娟前往上海市发展,先后在多个知名剧团担任司鼓及主胡,包括越升舞台、丹桂剧团、雪声剧团、芳华剧团、玉兰剧团等。1947年8月,在越剧十姐妹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上演的《山河恋》中,他担任了司鼓一职。同年秋季,他还积极参与了上海市越剧界的罢工斗争,争取提高乐手们的薪资待遇。1948年起,他在玉兰剧团的工作中开始尝试作曲,并逐渐转向这一专业领域。1952年7月,随着玉兰剧团并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他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1953年春季,他随队奔赴朝鲜战场,为朝鲜战争做出了贡献,并因此获得了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三级军功章。1954年归国后,他加入了上海越剧院二团,后来又转入上海越剧院。1955年,他正式成为了一名专职作曲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他在1958年初离开了剧团。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他的问题得到解决后,重新回到了上海越剧院,并于1982年以干部身份光荣退休。

主要作品

竺纪扬在其艺术生涯中共参与创作了多部越剧作品,其中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红娘子》《信陵公子》《杨八姐盗刀》《白毛女》《彩楼记》《评雪辨踪》《吴山点点愁》《春香传》《花果山》《玉面狼》《千军万马》《三看御妹》等。

参考资料

竺纪扬.竺纪扬.2024-11-26

竺纪扬.竺纪扬.2024-11-26

竺纪扬.竺纪扬.2024-11-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