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所罗门·莱夫谢茨

所罗门·莱夫谢茨(Solomon Lefschetz,1884年9月3日—1972年10月5日),美国数学家,出生于莫斯科,逝世于普林斯顿。他在巴黎长大,对代数拓扑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并将其理论应用到代数几何和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研究。

人物经历

莱夫谢茨1905年在巴黎中央学校毕业,同年赴美。1911年在克拉克大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大学教授,192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3年退休。1964年获国家科学奖章。他的早期工作是在古典代数几何学中运用拓扑观念,弥补了意大利代数几何学的一些不严格之处。1923~1942年他主要研究代数拓扑学。1926年证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动点定理,是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的推广。为此他发展了相交指数理论,后来发展为上同调的乘法。

出版著作

莱夫谢茨的主要著作包括《位置分析与代数几何》(1924年)、《代数拓扑》(Algebraic topoiogy,1942年)、《拓扑学导引》(Introduction to topoiogy,1949年)、《微分方程的几何理论》(1957年)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1965)。

参考资料

莱夫谢茨及其对拓扑学的贡献.腾讯网.2024-01-3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