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刺银耳,又名虎掌耳,为银耳科、刺银耳属。在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较阴湿环境下的冷杉属Abie s spp.、云杉Picea spp.、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等朽木上及朽树桩上单生至群生。
形态特征
担子果韧胶质,具弹性,有菌盖贝壳状至广半圆形,无柄侧生或有短柄,菌盖较厚,长 2-8cm,宽1.5-6.5cm,上表面灰色、浅灰色至浅栗褐色,有同色小乳头状突起;下侧密生乳白色胶质刺齿,圆锥形,长2-5(-12)mm,常稍延生至柄之上部。有柄时,柄侧生,长O.3-1.5(-4.5)cm,粗1-1.8cm。菌盖、菌柄干后淡褐色,刺齿淡黄褐色。子实层生刺齿周围;下担子广椭圆形至近球形, 10-14(-15.6) ×8-12(-13.5)μm,十字形纵分隔,有时只一纵分隔分为两个细胞、担孢子透明天色,成堆时白色,近球形至椭圆形,6一 8.5×5-8μm,萌发产生再生孢子或萌发管。
生境
在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较阴湿环境下的冷杉属ABIE s spp.、云杉Picea spp.、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等朽木上及朽树桩上单生至群生。
中国分布
吉林长白山(HMAS 30596, 30600, 29608);黑龙江省小兴安岭(3703);福建武夷山市(4002);海南五指山市(HMAS30598);广西大明山(1849),隆林各族自治县( HMAS824067),老山(HMAS 24065,24066);四川米亚罗(HMAS30602, 30603, 30673,及30599);大理白族自治州(HMAS 01547,21396),西畴(HMAS27617);西藏米林(HKAS5444),察隅县(HKAS5740)。
世界分布
中国、日本、巴西、巴拿马共和国、牙买加、印度尼西亚、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欧洲(模式产地)、玻利维亚、美国、墨西哥。
模式产地
欧洲
讨 论
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