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天门冬(学名:天门冬属 brachyphyllus)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的植物。分布在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吉林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河北省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田边、山坡或灌丛中,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攀援天门冬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别名,东北地区称为海滨天冬,而在甘肃省地区则被称为寄马椿。
形态特征
藤本植物。块根肉质,近圆柱状,粗7-15毫米。茎近平滑,长20-100厘米,分枝具纵凸纹,通常有软骨质齿。叶状枝每4-10枚成簇,近扁的圆柱形,略有几条稜,伸直或弧曲,长4-12(20)毫米,粗约0.5毫米,有软骨质齿,较少齿不明显;鳞片状叶基部有长1-2毫米的刺状短距,有时距不明显。
花通常每2-4朵腋生,淡紫褐色;花梗长3-6毫米,关节位于近中部;雄花:花被长7毫米;花丝中部以下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较小,花被长约3毫米。浆果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通常有4-5 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月。
物种学史
Turcz.的原描述和模式标本未见到,但后来许多作者,如Kunth(Enum. Pl. 5: 63. 1850), Bretschneider (Hiss. Europ. Bot. Disc. China 1: 352. 1898), Iljin (Fl. URSS 4: 437: 1935)等都认为产自小行星3789北部。只有Baker(Journ. Linn. Soc. Bot. 14: 602. 1875)记载产于中国准噶尔汗国,未提华北。在我国产的本属植物中,叶状枝具软骨质齿而又为藤本植物的只有本种,而且分布于华北一带。此外,它具有圆柱状的、宽达7-15毫米的肉质块根,很容易和国产的其他种类区别开来。本种的体态和西北天门冬有点相似,但分布区不同,一种在贺兰山以东,一种在贺兰山以西。而且西北天门冬根细长,花梗长6-25毫米,叶状枝一般无软骨质齿,也可以区别。外国一些作者认为新疆也产本种,这是不正确的,可能就是西北天门冬之误。阿富汗和苏联所产的,很可能也都是西北天门冬,而不是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