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辉球,浙江大学教授、关联物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创建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物经历
1999年10月起,由德国马普协会提供奖学金资助,在马普协会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德国科学基金委副主席Frank Steglich教授,从事极端条件下物性测量方面的实验研究,2003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
2003年,袁辉球以湘潭大学为第二作者单位在《科学》杂志发表有关超导研究的论文。
2008年初,正式加盟浙江大学,并入选为2007年度教育部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9年1月29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袁辉球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具有二维层状晶体结构的铁基超导体中发现超导态的“各向同性”,这是首次在二维层状的超导材料中报道三维的超导特性。
2012年创建了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入选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APS)会士(APS Fellow)。
学术兼职
袁辉球教授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包括《Chinese Physics Letters》《物理》《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低温物理学报》和《高压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编委。同时,他还是Review in Physics 刊物的Advisory Editor。在学术组织方面,袁教授是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并在强关联电子体系国际会议(SCES)、超导材料与超导机理国际会议(M2S)和强磁场研究国际会议(RHMF)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担任成员。
研究简介
“极端条件物质科学”主要研究物质在极低温,超高压以及强磁场等多重极端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新物质态,新物理现象或者物理规律,是一门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多学科的前沿交叉科学。许多在常规条件下不为人所知的奇异物理现象或者自然规律相继在极端条件下被发掘和实现。如元素周期表里面的许多元素在大气压下是不超导的,但在外加压力下,很多元素都成为超导体了。压力和磁场还是研究关联电子材料中量子相变与量子调控的重要调制参量,对人类进一步认识关联电子材料中电子的协同组织原则,从而实现操纵和控制关联电子材料中的量子态以及制造新一代量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高温高压实验是探索地球内部矿物质的形成及其动力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窗口。随着极端条件下各种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极端条件下的物质特性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寻求突破最有希望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索关联电子材料在各种极端条件下可能呈现出的新奇量子物质态;发掘由于电子关联效应而产生的奇异量子现象;揭示这些奇异量子态和量子现象形成的物理机理与规律;寻求对量子态进行调控的有效物理手段。实验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各种单晶和多晶材料的生长,多重极端条件下不同物性的测量。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
(1)极低温,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的物性测量与实验方法的发展;
(2)重费米子超导;
(3)铁基高温超导;
(4)非中心对称超导;
(5)量子相变与量子调控;
(6)关联电子材料中的奇异量子态。
主要学术成果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极端条件下关联电子材料中的非常规电子态性质,在重费米子超导与量子相变、非中心对称超导以及铁基超导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Nature(3篇),Science(1篇),PNAS(2篇)和Phys. Rev. Lett.(14篇)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5篇,论文被引用2100余次(Web of Science检索),单篇论文被引用超过200次的4篇,100次的2篇,50次的4篇(均不重复计算),H-index为19。有5篇论文被ESI选为“高被引论文”(注:“高被引论文”是ESI评选出的该学术领域中最优秀的1%论文)。作为重费米子超导和量子相变的经典例子,部分研究成果已入选国外的物理教科书,并多次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Physics, Rev. Mod. Phys.等杂志的综述文章中进行重点介绍,在相关领域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铁基超导方面的系列工作曾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篇),美国《科学观察》的“最新热门文章”。Nature, Nature China, Nature Asia Materials, Physics World, Science News等科技杂志对申请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过专栏介绍与评论。2015年,著名物理类综述期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ROPP)”(IF=17.06)先后两次邀请申请人为该杂志撰写综述文章,主题分别是“Ce-基重费米子量子相变”和“非中心对称超导”。
在Nature(2篇),Science(1篇),PNAS(1篇)和Phys. Rev. Lett.(7篇)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5篇。作为重费米子超导和量子相变的经典例子,部分研究成果已入选国外的物理教科书。在铁基超导方面的系列工作曾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篇),美国《科学观察》的“最新热门文章”。
研究项目
1.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1002,新型关联量子材料及其物态调控,2021/01-2025/12,790万元 。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034017,铁磁量子相变及相关物性研究,2021/01-2025/12,310万元,在研 。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974306,近藤晶格化合物中的拓扑量子态探索及相关物性研究,2020/01-2023/12,65万元,在研 。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A0303100,重费米子体系中的演生量子态及其调控,2017/07-2022/06,2652万元,在研 。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U1632275,类重费米子材料的强磁场/高压物性研究,2017/01-2020/12,296.8万元,已结题 。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2016YFA0300202,稀土化合物中的多量子序的竞争与调控,2016/07-2021/06,305万元,已结题,参加。
7. 中德科学中心项目,GZ1123,中德“呈展关联材料”合作研究小组,2015/06-2021/12,298万元,已结题 。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474251,中心对称破缺对超导态及相关性质的影响,2015/01-2018/12,100万元,已结题 。
9. 浙江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2C24002,关联电子材料奇异物性研究,2013/01-2014/12,20万元,已结题 。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174245,基和基混价化合物中的原子价态不稳定性与超导及相关现象的研究,2012/01-2015/12,75万元,已结题 。
11. 973计划重大科学问题导向,201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00103,过渡金属化合物超导材料和物理性质研究,2010/11-2015/12,120万元,已结题,参加。
12. 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国际合作项目,无,非中心对称超导,2010/05-2016/04,10万欧元,已结题 。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934005,d-电子和f-电子材料中的奇异量子物质态研究,2010/01-2013/12,200万元,已结题 。
1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6090113,袁辉球研究团队,2010/01-2012/12,40万元,已结题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874146,铈基重费米子材料及钌系化合物中的磁性量子相变与非费米液体行为,2009/01-2011/12,46万元,已结题 。
16.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929104,关联电子系统中的量子相变与量子调控,2008/09-2013/08,300万元,已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