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许兴泽

许兴泽,1947年7月出生于德化县,拥有初中学历。他曾担任县工艺美术陶瓮厂副厂长,并自1987年起担任德化县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兼新发瓷厂厂长。许兴泽是德化县第二至第五届政协委员,同时也是泉州市优秀拔尖人才。他在1987年被授予“陶瓷工艺美术专家”称号,并在1992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成员,并自1993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个人经历

许兴泽出身于陶瓷世家,他的父亲许文君是近代瓷雕名师许友义的主要传人之一。自幼受到艺术氛围的影响,他对瓷雕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1岁时,他便跟随父亲学习传统的陶瓷雕塑技艺,这为他后来的瓷雕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兴泽不仅勤奋练习,还不断追求创新,广泛汲取他人经验,融合各种技法,创作出了众多广受欢迎的陶瓷工艺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也受到了国际客户的赞誉。

创作成就

面对德化县传统瓷雕因原料配方和窑炉限制而多以中小型雕塑为主的现状,许兴泽自1984年开始致力于大型瓷雕的研究。他在造型设计上继承了明代雕塑大师何朝宗的传统技艺,并解决了大型瓷雕在重心稳定、力点分布均匀以及底部承压能力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通过选用含铝量高的纯净高岭土等原材料,他研发出了适用于大型瓷雕的瓷土配方,并改进了窑炉的设计。经过多次实验,他成功烧制了高达1.7米的立龙观音,该作品获得了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此后,他又继续探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于1990年研制出了带有自动回水和感应滴水装置的“1.92米自回水细叶姑婆芋”,这一作品同样赢得了全国第九届工艺美术大众电影百花奖珍品金杯奖。此外,他还参与了“高瓷质、节能稀土陶瓷系列新产品”的研制,该项目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教育培训

德化县技术开发中心任职期间,许兴泽组织并主持了18期瓷雕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300人,为当地乡镇瓷厂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他还吸收西方工艺的精华,结合本土资源和传统工艺,创作了百余种西洋人物工艺瓷,该项目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德化陶瓷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该县陶瓷出口的数量。

主要作品

- 《立龙观音》:创作于1983年,荣获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 《滴水观音》:创作于1990年,荣获199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 《宝莲座毫光观音》:创作于1998年,荣获1999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 《天女散花》:创作于2000年,荣获2002年福建省第三届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

- 《戴冠观音》:获得2008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

社会评价

许兴泽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认为是当代德化瓷塑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的技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巧妙地运用了塑、雕、捏、刻、贴等多种技法,同时注重工艺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他的作品展现了德化县瓷器特有的白皙质地和温润质感,体现了作品的庄严和高贵气质。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