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鼓是一种清代制作的古乐器,由扬州马香伙于1956年捐赠,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这种鼓因形状而得名,其面径为24.6厘米,框高为13.4厘米。荸荠鼓常被悬挂在木架上,通过悬环结绳的方式进行演奏。它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合奏、秧歌以及戏曲伴奏等场合。
形制特征
荸荠鼓因其独特的外形而得名,其面径为24.6厘米,框高为13.4厘米。在演奏时,通常会将鼓悬挂在木架上,通过悬环结绳的方式来固定并敲击。
应用场景
荸荠鼓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有广泛应用,包括民间器乐合奏、秧歌表演以及戏曲伴奏。它的声音清脆明亮,能够很好地配合其他乐器,营造出丰富的音乐氛围。
参考资料
周末特地跑了一趟上海....新浪微博.2024-10-28
《怀鼓在“湘昆”的传承》.美篇.2024-10-28
走心!昆曲乐队常用乐器简介新闻~昆虫记 .百度文库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