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摔打花脸

摔打花脸,京剧武净中一类动作名称。

简介

摔打花脸,另有三名:武花脸、武二花或摔打花脸,是京剧武净表演中的一种特定动作类型。这种动作类型更加注重武打,对唱、念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因此难度极大。

表演特点

摔打花脸通常扮演的是交战双方的下属角色或者战败的一方。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摔跤动作,包括“抢背”等技巧。

武花脸分类

武花脸,又称武净,是以武术技艺为主的京剧角色类别,属于二花脸的一个分支,在京剧界也被称为武二花。武花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侧重于使用兵器和展示身姿,另一种则更注重跌倒、翻滚和摔打的动作表现。例如,《战宛城》中的典韦就是典型的武花脸角色,而许褚则是摔打花脸的角色代表。

武花脸发展

武净,一个独特的戏曲角色,又称武二花或摔打花脸,其特色鲜明,专注于武打表演,而在唱、念方面则相对较轻。这一角色的演变和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武净的起源和早期特色。武净最初的表演不仅注重武打技巧,还讲究工架、表演和说白。例如,在《铁笼山》中扮演姜维、《四平山》中饰演李元霸,以及《艳阳楼》里的高登等角色,都是由武净来担当的。这些角色不仅要求演员具备出色的武艺,还需要有良好的表演和台词功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净的角色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由武净出演的剧目,如《青石山》的周仓、《定军山》的夏侯渊等,逐渐被武生所兼演,导致武净的戏份减少,甚至被边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武净的角色定位,也导致了武净戏的范围逐渐缩小。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原本也属于武净范畴的剧目,如《长板坡》的张飞、《恶虎村》的濮天雕等,后来也被架子花所替代。架子花是戏曲中另一种重要的花脸角色,他们更注重唱、念和表演,与武净的风格有所不同。这种替代进一步加剧了武净角色的衰落。

尽管如此,武净在戏曲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仍有一些剧目属于武净的范畴,如《白水滩》的青面虎、《竹林计》的余洪、《挑滑车》的黑风利等。这些剧目不仅保留了武净的传统特色,还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武艺和表演风格。

参考资料

京剧四大行当之一:净行(花脸)简介.国学参考.2024-10-27

京剧中的净角是什么.古宫历史网.2024-10-27

武净知识介绍.历史资料网.2024-10-2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