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子沟村

李子沟村隶属云南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地处铜都镇边,距铜都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区30公里。东邻大海,南邻岩脚,西邻中殿,北邻箐口。辖八角地、节基坪、水坪子、外凹子、以凹子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9户,有乡村人口789 人,其中农业人口 789 人,劳动力 562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435 人。全村国土面积12.19 平方公里。

概况

海拔 2450米,年平均气温 18℃,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426亩,人均耕地 0.5亩,林地 4792.5亩。今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截止今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 158 户通自来水,有 51 户饮用井水。有209 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63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139 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139 户。该村到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30.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6.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1 辆,摩托车 8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70.00 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70.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09 亩。

到今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5 户;全村有4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5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2 个自然村已通路;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有 209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今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82.9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63.00 万元,畜牧业收入 69.00 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 50.9万元,工资性收入 6.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 3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6.8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72 人,在省内务工 172 人。

李子沟村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 209 户,共乡村人口 789 人,其中男性 446 人,女性 343 人。其中农业人口 789 人,劳动力 562 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 彝 族 357 人。到今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566 人(人员名单附后),享受低保 130 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45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2 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30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 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2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1 户。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马铃薯、玉米 (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 区内。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300.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30 人,在校学生53 人,距离 镇中学17.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3 人,其中小学生36 人,中学生17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 个。

村务公开

该村到今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209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426.00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 5.60 万元,有固定资产 1.90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人文地理

铜都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方24公里。驻地大凹子。以驻地片村名得名。清属东川区集义乡,民国属会泽县集义镇碧谷乡。1952年属会泽县新村区碧谷乡。1956年属东川 市新村区碧谷乡。1958年属东川市。1959年属碧谷人民公社。1962年属中甸人民公社。1965年属碧谷人民公社。设李子沟大队。1984年5月,改为李子沟彝族乡,属碧谷区公所。1988年1月设村公所,属碧谷镇。2005年6月乡镇合并,属铜都镇。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 1 个,下设 3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8 人,少数民族党员 6 人,其中男党员 18 人,无女党员。

村委会由 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八角地、节基坪、水坪子、外凹子、以凹子等 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团支部 1 个,共有团员 5 人。

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 30 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方便,饮水困难,严 重制约了本村的经济发展.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种植药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50亩;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142元增加到1300。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