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镇
新地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龙圩区南端,距离梧州市区37公里,距离龙圩区城区27公里。全镇面积为238.57平方公里,辖20个村,常住人口50630人。新地镇是“三县(市)”的交界地,东邻大坡镇、广平镇,南依岑溪市安平镇,西南接藤县埌南镇、南安镇,北连龙圩镇。新地镇的最高山峰为四平顶,海拔474米。清代时期,新地镇属于苍梧县,1966年1月改为新地公社,1984年9月撤改为新地乡,1988年12月改为新地镇。2013年2月8日,梧州市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新设龙圩区。截至2019年末,新地镇户籍人口为78690人,下辖1个社区和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为新地圩。新地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85元,2011年财政总收入为72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240万元。截至2019年末,新地镇有16个工业企业和295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历史沿革
新地镇境殿村内有隋朝歌罗城遗址,该城系隋开皇年间俚族首领李世贤(又名李贤)所建。新地镇回龙村是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学员、南五乡农民运动组织者戴锡禄烈士的故乡。殿村的水口自新地镇然村是已故国民党军队上将李品仙的故里(李品仙故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地镇域地形呈长方形,属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主要河流有上小河,自南向北流贯全新地镇,境内流程共约三十公里。新地镇土地总面积约238.09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新地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21.00C,最冷是1月,1月平均气温7.8-14.40C,最热月是7月,7月平均气温27.4-28.70C,全年无霜期32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410毫米,其中下半年(4-9月)为115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81.7%,历年平均雨季天数为10地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位置1.3天,雨热同季。全镇全年主导风为北风和东北风,除3-7月盛行东北风和东南风外,其余各月盛行北风。
人口
2021年6月,龙圩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新地镇常住人口50630人。
行政区划
新地镇下辖以下地区:。
- 新地社区。
- 回龙村。
- 大维村。
- 雁村。
- 训村。
- 新铺村。
- 思贤村。
- 都梅村。
- 龙窝村。
- 新地村。
- 富回村。
- 古卯村。
- 四落村。
- 古令村。
- 殿村。
- 洞心村。
- 大同村。
- 富禄村。
- 题铺村。
- 大村。
- 新科村。
(参考资料)
经济
农业
新地镇有耕地5514.55公顷,其中水田3458.20公顷。1994年稻谷种植面积3903.13公顷,总产达1673.76万公斤,旱地1932.95公顷,主要种植甘蔗、木署、花生、大豆等作物;园地151.62公顷,以果园为主,主要分布于训村、都梅、富回、洞心、题铺等村;林地16460.08公顷,其中有林地6584.93公顷。集镇区内工业企业主要有钛矿场冶炼厂、矿泉水厂等,是新地镇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龙圩区新地镇把发展优势产业与壮大镇域经济、实现农民有本地特色的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发展蚕桑、砂糖桔、优质谷三大产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建立基地作为示范点,以样板促发展,以示范带全盘,深入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如桑树种植以都梅的成功示范,以点带面,引导相邻的新甫、思贤、古令等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桑园种植面积。
工业
新地镇内梧岑二级公路(207国道)和南梧高速公路经过该镇10多个村,每天客、货车来往频繁,新地圩镇距市区40公里,交通便捷。农民人均纯收入1738元。主要生产水稻、蔬菜、鱼类、生猪、鸡鸭、禽蛋等。乡镇企业以建材、食品加工与采矿为主。第三产业以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较快。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0265万元,财政收入281万元。
文化
特产美食
砂糖桔。
优质谷种植示范点则以题甫村、大村、殿村为主。新地镇已种植桑树500亩,优质谷20000多亩,砂糖桔11000亩。新地镇主动登门邀请广东郁南县农业局领导和业务骨干前来考察指导,多次组织种养户到广东省郁南县农业局和市内蒙山县参观学习、加强合作,引进4名技术人员长期驻村指导,举办了多期蚕桑技术、砂糖桔管护技术人才培训班、推广桑树优良品种及高抗病性优质蚕种养殖技术。新地镇多方联系客商,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农产品进行保价收购,解除种养户的后顾之忧,已成功引进郁南县长丰蚕业有限公司在新地镇建立基地,并派技术人员对种桑养蚕的农户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成功推广优质蚕薪杭X白云和菁松X皓月两种品种,所产蚕茧由长丰蚕业有限公司保护价收购。
社会
基础设施
新地镇区现有初中4所、村级小学17所,合计教学点44个,在校学生12857人,在校教职工总数496人。卫生院一间,卫生所二十间。此外,镇内还设有图书室、文化站、电影院等机构。交通便利,梧州至玉林,梧州至藤县2条公路经新地镇15个村委会,每天客车来往频繁,新地镇20个村委均可通车。辖区内建有自来水厂、变电站,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求。
文化氛围
新地镇都梅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尤其是这两年,村“两委”班子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村级基础设施投入,建起了灯光球场、村文化广场,并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亮化,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为了让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该村和新地镇政府联合在元旦期间,举办为期五天的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
乡村文化艺术节以“教育、文化、艺术”为主题,凸显“绿色、和谐、平安、人文”思想,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来激发新地镇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主要内容有:开、闭幕式暨文艺晚会、粤曲晚会、牛娘戏曲晚会、“金色田园”书画展、“金色田园”小康经、“金色田园”平安行、“金色田园”电影行、“放歌田园”主题晚会等。
人口
2021年6月,龙圩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新地镇常住人口50630人。
行政区划
20个行政村,一个集镇区,422个自然村:
社会
参考资料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概况.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04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地名介绍.博雅.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