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户县葡萄

鄠邑区葡萄是中国陕西省鄠邑区(户县)的特产,也是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户县葡萄自唐朝以来就享有盛誉,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

形态特征

户县葡萄果实整齐,果穗呈圆锥形带副穗,松紧适度,单穗长宽约为30厘米 × 18厘米,重量在600-1000克之间。果粒近圆形,纵向直径约29毫米,横向直径约28毫米,平均单粒重10.4克,最大可达18克。果粉厚实,果皮中等厚度,色泽鲜艳,顶部紫色,底部红色。果肉细腻脆爽,无肉囊,味道酸甜适中,带有独特的龙爪枣香气。户县葡萄富含果酸黄酮、矿物质如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等。

产地环境

鄠邑区地理位置优越,南靠秦岭山脉,北临渭水,拥有山、川、滩等多种地形。该地区气候温和干燥,日夜温差较大,土壤疏松且富含矿物质,这些条件使得鄠邑区成为葡萄的理想生长环境。

历史

户县葡萄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时期,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当时的场人负责管理和种植果树,其中包括葡萄。鄠邑区在周朝时隶属于丰京辖区,葡萄在此时期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秦、汉、唐时期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也位于此地,葡萄种类繁多。后秦时期,西域高僧鸠摩罗什鄠邑区草堂寺翻译佛经期间,引入了西域葡萄品种,受到姚兴的高度赞扬。此后,户县葡萄因其卓越的品质而闻名于世。20世纪80年代,户县葡萄研究所开始致力于葡萄的改良工作,并在90年代推出了户太八号这一新品种。

产量

截至2007年,鄠邑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000亩,年产葡萄1,000万公斤,平均亩产1,200-1,500公斤,最高可达5,000公斤,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建立了多个市级和县级葡萄示范园区,以及家庭式葡萄酒庄和葡萄种植企业。到了2012年,鄠邑区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1666公顷,年总产值达到3亿元。2013年,种植面积增至4,000公顷,产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2015年,户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挂果面积5万亩,年产量6万吨,被评为“中国果品区域共用品牌50强”。2016年,种植面积增加至6.6万亩,年产量10万多吨,销售额达到7亿多元,品牌价值评估为5.85亿元。2017年,西安鄠邑区葡萄面积保持在6.6万亩,年产量10万吨,产值7.5亿元,并成功注册“户县葡萄”集体商标。

参考资料

鄠邑区:“户县葡萄”正熟时,多品种甜蜜来袭.微信公众平台.2024-10-31

户县葡萄.中共西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2024-10-31

户县葡萄何以成为“农作艺术品”?.中国农民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