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唐锡海

2012(18).12.职业教育学的困境与发展路向[J].第一作者. 2013(03).16.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J].第一作者。职业技术教育. 2013(33).19.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J].第二作者。教育研究.

个人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广西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曾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访学一年,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14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职业教育学”赴德长期研修项目。

研究领域

职业教育发展、民族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主教课程

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教育课程论 比较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研究方法

近五年研究成果获奖

1.《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09年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2.《高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新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2009年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

3.《服务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高职重点专业建设》(2014年国家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

4.《中职师资定制化培训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

5.《基于工教结合的高职教师发展研究与实践》(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6.《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攻坚之路》(第十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4.)

7.《工学结合理论研究受限的成因及对策——复杂科学的视角》(第十一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1.)

8.《职业教育学的困境与发展路向》(第十二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1.)

近十年主持主要课题研究情况

1.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项目).

2.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2005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

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2006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4.广西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与实践(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5.广西高职示范校建设研究(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委托项目).

6.“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10年广西教育厅教师教育重点研究项目).

7.高职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2010年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8.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2012年广西教育厅教师教育研究项目).

9.广西-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

10.职业教育现代治理能力与现代化研究(2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

11.广西民族职业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广西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重大课题)

12.职业教育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研究(2016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重大专项课题)

1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承研究(2016全国社科规划一般课题)

近十年公开出版著作情况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M].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M].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高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新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M].副主编。广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

4.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攻坚之路[M].主编之一 广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

5.职业教育学[J].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中外职业教育[M]. 编委。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

7.校企合作 双主体育人[M].主编之一。广西科技出版社 2013年.

近十年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编辑

1.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J].第二作者。教育与职业 2005(20).

2.试论中职到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J].独著。教育与职业. 2005(32). 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支持系统[J].独著。教育与职业.2006(18).

4.制约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提高的原因与对策[J].独著。教育与职业2005(09).

5.高职科研工作特征与原则[J].独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29).

6.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边际探微[J].第一作者。教育与职业.2007(27).

7.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第一作者. 教育与职业2008(36).

8.澳大利亚TAFE学分转移简析[J].独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5).

9.工学结合理论研究受限的成因及对策——复杂科学的视角[J]. 第一作者。职教论坛. 2010(36).

10.试论职业教育的课程平衡[J]. 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 2011(34).

11.职业教育“工教结合”探析[J]. 独著。职教论坛. 2012(18).

12.职业教育学的困境与发展路向[J].第一作者. 职业技术教育. 2012(10).

13.澳大利亚大学生“回炉”TAFE学院探析[J].独著。教育与职业. 2012(06).

14.高职院校教师课程开发者角色探析[J].独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4).

15.澳大利亚大学与TAFE学院发展合作伙伴关系[J].独著。高教探索. 2013(03).

16.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J].第一作者。职业技术教育. 2014(07).

17.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逻辑[J].独著。中国高等教育. 2013(08).

18.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诉求与建设路径[J].第一作者。职教论坛. 2013(33).

19.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J].第二作者。教育研究. 2013(01).

20.职业教育学中国化的思考 [J].独著。职业技术教育. 2014(13).

21.高等职业院校校长公信力的构建[J].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 2014(10).

22.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规定性[J].独著。天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3.高职院校章程如何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色[J].第二作者。现代教育管理.2015(8).

24.中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检视[J]. 第二作者。教育与作业.2015(35).

25.现代学徒制传承民族工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二作者.2015(33).

26.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与使命[J].成人教育. 第二作者.2015(12).

27.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J].第一作者。职教论坛. 2016(03).

28.英国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保障经验分析[J].第三作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1)。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