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英文名:Chinese Angelica)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病,月经失调,经闭经痛,体寒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当归治肝病,主要取其补血活血之功,适用于气血虚弱及有血之证。
性味归经
当归:味甘、辛,性温。双重趋向。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失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痛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煎服,6-12g。酒炒可增强活血通经之力,用于经闭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跌扑损伤。
医学药用
入药部位
当归(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英文名:Chinese Angelica)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采收时间: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慎用。以及血热妄行之出血,非瘀血引起的月经量过多,阴虚火旺,口干唇燥,舌质红绛者均不宜使用。
相关配伍
当归配白芍
当归长于补血活血,止痛;白芍善于敛阴养血,柔肝止痛。两药伍用,有养血理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不宁;肝血不足的头晕耳鸣,筋脉挛急;血虚血瘀之妇女月经失调、经痛等。
当归配川芎
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善于活血行气。两药伍用,当归得川则祛瘀生新,补而不滞;川芎得当归,行血而不伤血,共奏补血活血之功,且为补血调经之要药,适用于血虚诸证及血虚兼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当归配肉苁蓉
当归长于养血补血,润肠通便;肉从蓉善于补阳益精,润肠通便。两药伍用,可增强温润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血虚津亏之肠燥便秘等。
当归配熟地黄
当归补血且能行血调经;熟各 论地黄补血且能滋阴、填精益髓。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血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兼有阴虚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等。
当归配荆芥
当归长于补血活血;荆芥善于散风止血。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血活血,祛风止血的作用,适用于产后血虚,风动晕仆,不省人事;或血虚生风,手足疲,皮肤瘙痒;肠风下血、痔疮便血等。
当归配赤芍
当归长于养血行血止痛;赤芍药善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两药伍用,可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痢疾腹痛,便脓血,及肝脾不和,腹中拘挛,绵绵作痛等。
当归配火麻仁
当归补血润肠通便;火麻仁甘平质润,润肠通便。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血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等。
形态特征
根
当归根呈圆柱状,有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
茎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4-1米,茎直立,绿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表面光滑无毛。
叶
当归叶片为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呈紫色或绿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厘米,宽15-20厘米,小叶片3对,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表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
花
当归花序为复伞形花序,伞辐9-30;总苞片2或无,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花序梗长4-7厘米,密被细柔毛。花为白色,花梗密被细柔毛;花瓣长卵形,顶端狭尖,内折;花柱短。
果实和种子
当归果实为双悬果,椭圆至卵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侧棱有翅。宽而薄,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种子横切面长椭圆状肾性或椭圆形。
产地分布
当归在中国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当归喜阴湿冷凉的气候,宜生长在海拔1700-3000米、土质疏松肥沃、无积水的高寒阴湿山区。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 (归头) 直径 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状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 直径 0.3~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炮制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降温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外表皮浅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浅棕黄色或黄白色,平坦,有裂隙,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并有多数棕色的油点,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酒当归 取净当归片,照酒炙法炒干。本品形如当归片,切面深黄色或浅棕黄色,略有焦斑。香气浓郁,并略有酒香气。
典籍记载
当归在中国许多典籍中均有记载,《本草纲目》中描述到:“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神农本草经》描述到 “当归,味甘,温。主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 ;在《名医别录》中也有记载: “何公超,无毒。主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生陇西。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新修本草》中记载: “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痓,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本草纲目》记载,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唐朝有一首诗:“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这是一个留守的妇女怀念外出丈夫时唱出的怨歌,正是种芝麻的好季节,却无人种,当归之时人未归;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云:“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当归的主产地在甘肃岷县,据说在唐朝时,岷县叫“当州”,当地有一种香草叫“崭”,就是当归。古代“薪”与“归”发音押韵相同,所以“当州的薪”后来就叫当归了。
参考资料
当归.植物智.2022-12-10
搜寻.香港理工大学.2024-01-08
申公豹的“代购药单”曝光.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03-21
养血调肝,试试这三味中药.广东省中医药局.2025-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4-01-15
当归.湖北民族大学.2025-03-21
当归质量标准.昆明市农业农村局.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