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丁火,原名巩书安。男,1929年出生于平泉县隔山营子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巩治山和二哥巩书元(丙丁雷)都精通中医,务农之余,经常为当地群众治疗。
1943年2月9日,丙丁火的二哥巩书元毅然加入了游击队行列。同年5月9日,刚刚14岁的丙丁火,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也毅然离家,参加了在涝洼塘子坚持抗战的赵洪武游击队,与哥哥一道,并肩为游击队搞侦察,送情报,疗疾患,成为游击队中一名年龄最小最机灵也最勇敢的通讯员。
1944年4月中旬,游击队连遭敌人3次突袭,突围转至宁城八里罕镇。25日,游击队再次被围,赵洪武和丙丁火等18人与日伪军拚至弹尽,肉搏中负伤被俘。后被日军用刺刀刺死,牺牲时年仅16岁。
人物事迹
日寇统治时期,丙丁火的家乡是个游击区,日伪军队经常到村里“讨伐”,奸淫烧杀,抓壮丁、抢掠民财。父亲屡次被打不敢回家,母亲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卧床不起。国难家仇,激起了丙丁火的满腔怒火。我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经常相互配合伏击日伪军,攻打警察署,抓汉奸、除敌特,四处出击。十四岁的小丁火也积极参加活动,帮助区干部到各村收军鞋、军袜和军用品。哥哥丙丁雷(巩书元)于1943年3月也参加了八路军。
哥哥参军后,敌人加紧了对他们村的袭击。丙丁火的父亲、嫂子、侄儿、母亲均惨死在敌人的手中。国恨家仇,激起了丙丁火对敌人的满腔仇恨。1943年7月,丙丁火毅然参加了游击队。
参军后,丙丁火进步很快,由一个普通的农民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夜行军,他主动在前头探路。休息时。他主动烧火做饭,请老战士讲打鬼子的故事。由于他年纪小,便于活动,经常化装进城为游击队采买药品和其他东西。胜利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1944年冬,敌人调动大批兵力对我解放区进行大“扫荡”。丙丁火所在原游击队被敌人包围,仅20多人的区小队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搏斗,一连冲破几次敌围,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子弹用光,丙丁火和区小队16名同志全部落入敌人手中,最后死于敌人的枪下。牺牲时仅16岁。
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系列纪行报道(27)_新闻中心_新浪网.新浪新闻.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