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孝平

陈孝平,男,出生于1953年6月,中国阜南县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53年6月,陈孝平出生于安徽阜南一个贫穷山村,兄妹总共5人,他是家中的长子。1965年,陈孝平以全区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区里的曹集中学。1969年,国家大规模培养基层赤脚医生,陈孝平被推了出来,经当地公社医院短暂培训了3个月,他成了走村串户的“赤脚医生”。

求学深造

1970年,陈孝平被推荐到蚌埠医学院学习。1973年,他从蚌埠医学院毕业。1979年,他考上同济医学院研究生,师从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自此他开始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相关医学知识。1982年和1985年,他分别获得同济大学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陈孝平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作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并且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陈孝平教授在自身医德修养及医学教育方面也得到认可,曾获得全国教学名师(2006年)等荣誉。并且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7年制《外科学》,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1-3版,五年制《外科学》第8版,以及配套教材、专著及参考书20余部。2015年12月7日,陈孝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陈孝平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创新成果

陈孝平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 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陈孝平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余例,其中包括肝癌手术7000多例,多次打破该领域手术“禁区”。他创新性提出并开展的陈氏肝血流阻断法、陈氏肝脏双悬吊技术、陈氏不解剖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法享誉世界。

学术兼职

陈孝平教授两次被任命为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委员,并连续十年任该协会中国分会主席,2013年被任命为亚太肝胆胰协会主席;美国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国际外科组织(ISG)成员;现任亚太肝癌协会常委、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肝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和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任国家“973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任《医学前沿》(Frontiers of Medicine)主编,《兰氏手术档案》(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等4种国外杂志副主编和编委、《腹部外科杂志》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50多种国内杂志的主编或编委;先后主办6届大型国际性肝胆胰学术研讨会,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版著作

荣誉

科研获奖

资料整理自

个人荣誉

资料整理自

人物评价

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40余年,陈孝平院士打破了该领域多个手术禁区,创立6项中国人原创的手术方式。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极大地提高了肝胆胰疾病手术治疗的效果。国际著名外科学者、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Renze 教授称他是“肝胆胰外科技术改革与创新的领导者”。国际肝胆胰协会现任主席Adam教授说,中国是肝胆胰疾病诊疗的“头部国家”。

5次打破肝胆胰外科领域手术禁区、在世界创立3项中国人原创手术方式、带领中国肝胆胰外科学者实现在国际肝胆胰会议上的旁听到主持。

参考资料

..2024-11-28

陈孝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师主页.2024-11-28

从“赤脚医生”到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军人,他的救世贡献被Nature称赞!.澎湃新闻.2024-11-28

陈孝平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2024-11-28

陈孝平.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11-28

陈孝平院士寄语青年医生:向“卡脖子”问题冲锋.陈孝平院士寄语青年医生:向“卡脖子”问题冲锋.2024-11-28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孝平.华中科技大学.2024-11-28

"刀尖舞者"陈孝平:从"赤脚医生"到"多面勇者".环球网国内.2024-11-2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