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鸡骨常山属

鸡骨常山,落叶灌木,高1--3米,云南省特有种,根入药,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花期3--6月,果期7--11月。分布于中部、北部和西部海拔1100-2000米的山坡或沟谷灌丛中。枝叶茂密,配以粉红色的花,实为庭园观赏佳品。可植于花坛配景,亦可作绿篱。根、叶消炎止血,接骨镇痛。

基本资料

【别名】云南鸡骨常山、三台高、野辣子、永固生、红辣树、白虎木、细骨常山、红花岩托、红花矮陀陀、小苦桃、五台风、四角风

【来源】夹竹桃科鸭脚树属植物鸡骨常山Alstonia yunnanensis Diels,以根、叶入药。秋冬挖根,洗净晒干或鲜用;夏季采叶,晒干。

【性味归经】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热截疟,止血,止痛。用于疟疾,口腔炎,内服兼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或泡酒服,研末冲服,每次1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忌酸、冷、孕妇忌服。

花种介绍

科约250属20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某些属在北温带也有分布。我国约有46属157种,主要分布于东南至西南各省。本科是重要有毒植物科之一,主要有毒种有海柁果、羊角拗、黄花夹竹挑、夹竹挑等,常引起人畜中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牛心茄子,产海南省……一核者人口立死“,牛心茄子即海柁果。钦州市沿海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人因食海柁果核仁中毒以至死亡的事例。中毒初期症状主要是胃肠道刺激,进而侵犯心脏,因心跳停止而死亡。对本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毒理作用已进行了较多研究。其毒性成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心,主要存在于海柁果属(CerberaL.)、羊角拗属(StrophanthusDC.)、黄花夹竹桃属(Thevetia(L.)Juss.ExEndl.)、夹竹桃属(NeriumL.)等植物中,毒理作用与洋地黄毒甙相似,具有剧烈心脏毒性,为本科主要有毒植物的有毒成分。另一类是吲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长春花属(CatharanthusG.Don)、狗牙花属(ErvatamiaA.DC.Stapf)、山橙属(MelodinusJ.R.CtG.Forst.)、断肠花属(BeaumontiaWall.)中,这类生物碱按化学结构又可分吲哚型和双吲哚型两类,多具细胞毒性,后者毒性比前者大,一部分双吲哚生物碱有较强的抗癌作用。通常含强心甙植物比含生物碱植物毒性更大。本科还有少数属如鹿角藤属(ChonemorphaG.Don)含甾体生物碱,也有一定毒性。本科有些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萝芙木(Rauvofiaverticillata(Lour.)Baill.)、蛇根木(R.serpentina(L.)Benth.ExKurz)是重要的降压药,长春花有抗癌作用,夹竹桃纽子花(Vallarisindecora(Baill.)TsiangetP.T.Li)、黄花夹竹桃有强心作用,民间多用,其次还有络石、茶叶花(ApocynumvenetumL.)等。其中夹竹桃,黄花夹竹桃、长春花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中国南方各省区常栽培于庭园和路旁。

植物形态

直立灌木,高1-3m。多分枝,具乳汁,枝条具白色突起皮孔。叶3-5片轮生;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叶片薄纸质,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全缘,长6-18.5cm,宽1.3-4.5cm,叶面深绿色,叶背灰绿色,两面被短柔毛,叶腋间及叶腋外密生腺体。花紫红色,数朵组成顶生或近顶生的聚伞花序,被柔毛;花萼片披针形,长约1.5mm,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边缘有缘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长1-1.3cm,中部膨大,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裂片长圆形,长2-6mm,宽1-3mm;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药长圆形,内藏,长约2.5mm;子房高1.5mm,无毛,花柱6mm,柱头棍棒状,先端2裂;花盘由2枚舌状鳞片组成,与心皮互生。果2枚,离生,线形,先端具尖头,长3-5cm,直径约4mm,无毛。种子多颗成镶嵌式排列,两端被短缘毛。花期3-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了海拔1100-2400m的山坡或沟谷地带灌木从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等地。

生物性状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10-25cm,直径1.5-3cm,表面暗褐色或灰褐色,皮部薄,常脱落,木部白色。质坚硬,难折断,折断面裂片状,类白色。气微,味苦。枝多切成厚约1mm的斜片。老枝直径6-8mm,外皮灰褐色,具纵纹,皮孔细小,突起,断面中心髓部细小而中空,木部白色;嫩枝较细,青灰色,外皮易剥离,髓部中空较大。叶轮生,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椭圆状或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全缘。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

枝叶含利血平(reserpine)。根中含维洛斯明碱(vellosimine),萨杷晋碱(sarpagine);另含有霹雳萝芙木碱(perakine),降马枯星碱(normacusine) B,四氢鸭脚木碱(tetrahy-droalstonine),维诺任碱(vinorine),洛柯宁碱(lochnerinine),11甲氧基19-羟基它波于碱(11-methoxy-19-hydroxytabersonine),伪阿枯米京碱(pseudoakuammigine),鸭脚树叶碱(picrinine),去乙基匹克拉林碱-3,4,5-三甲氧基苯甲酸(deacetylpicraline-3,4,5-trimethoxybenzoate),工藤新一碱(corynanthine),育享宾(yohimbin),17-乙酰基萨杷晋碱(17-acetylsarpagine),6-表杷晋碱(6-episarpagine),还含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甲基3,4,5-trimethoxycinnamate)。

注意事项

【性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截疟;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主疟疾;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肿疮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