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人,女,1943年6月出生,肢体残疾人,中共党员,上海市市南中学退休高级教师、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
黄吉人一周岁半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她曾因为无法入学而给毛主席写信,在她12岁那年她才开始上小学。因为身体残疾她没有参加高考,后来她在自己的母校上海市第八中学(市八女中)担任代课老师。1987年,黄药眠人就职于上海市市南中学。1988年10月,她作为“中国残疾人代表团”的一员出访日本。1998年底,她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99年,黄吉人退休。2011年5月,她担任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负责人。2019年6月,黄吉人担任“智力助残”团队理事长。2022年4月,她在了解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天使服务队事迹后表示,天使们坚持给宅家的孩子们带来温暖、快乐和知识的启迪,同样是‘疫情防控’的战士。2024年6月22日,她在上海图书馆东馆B1层演讲厅坐在轮椅上指导众人准备“心希望”25周年庆典活动。
黄吉人曾获得“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志愿者”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43年6月,黄吉人出生。她一周岁半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她曾因为无法入学而给毛主席写信,在她12岁那年她才开始上小学,并插班就读五年级。因为身体残疾她没有参加高考,后来她在自己的母校上海市第八中学(市八女中)担任代课老师。
工作经历
1987年,黄药眠人就职于上海市市南中学。1988年10月,她作为“中国残疾人代表团”的一员出访日本。1998年底,她担任了山海市肢残人协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99年,黄吉人退休了。同年,她创办了黄浦“智力助残”团队,旨为残疾人子女或残疾青少年提供义务家教及免费课后辅导班。2011年5月,她担任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负责人。
2019年6月,黄吉人担任“智力助残”团队理事长。她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上海老年报》《支部生活》杂志、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台等都报道了黄吉人同志从事志愿者活动的感人事迹。2022年4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天使服务队创新“爱心学习班”的服务形式,开设天使“空中课堂频道”,黄吉人在了解到二工大天使服务队的事迹后表示,天使们坚持给宅家的孩子们带来温暖、快乐和知识的启迪,同样是‘疫情防控’的战士。2024年6月22日,黄吉人在上海图书馆东馆B1层演讲厅坐在轮椅上指导众人准备“心希望”25周年庆典活动,她是这场大会的组织者,截至2024年是她做志愿者的第25年。
个人生活
黄吉人有三位哥哥。1983年她的父亲去世了,1989年她妈妈去世。
人物事迹
投身助残事业
黄吉人自1999年以来连续15年在没有分文报酬的情况下,他全身心投入“智力助残”志愿者组织工作,组织大、中学校的教师、学生和社会上的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为残疾人子女、残疾青少年免费办学业辅导班和上门义务家教,从学业上给予辅导,思想品质上给予启迪。截至2019年11月,黄吉人的团队累计帮助了6700多人,参与的志愿者19600多人。
优化团队内涵
继“黄浦区智力助残志愿者团队”诞生后,“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MDA志愿者团队”、“悦苗残疾人寄养园志愿者团队”和“浦东新区智力助残志愿者团队”以及“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相继加盟,组成了上海市肢协“智力助残总队”。已有8所大学、4所中学、3个企、事业单位和区残联等16家单位的志愿者。办有8个免费学业辅导班,由在职教师、公司白领和大学生、研究生志愿者任教,在学残疾人子女和残疾青少年165人。每年还有100位左右残疾人子女接受义务家教,由大学生、研究生和高中生上门义务辅导。在新的志愿者活动理念的指导下,在残联的领导下,召开基地工作会议、系统管理员培训和基层团队工作经验交流会,按照规范化培训、品牌化培育、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等新理念开展工作,组织“万人募捐,帮万家”活动,基地工作取得新进展。
辛勤劳动取得成绩
黄吉人使广大残疾人子女、残疾青少年和其他受助者不用交学费就能学习到知识。志愿者对受助者的知识启迪、学习方法引导、精神鼓励和支持,使受助者在智力发展、情绪调节和社交发展中发生变化,大批受助者升入理想的学校,有的还成为“智力助残”志愿者,有的被保送北大等一流学府,有的被保送公费出国深造,更多的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国家和家庭的栋梁之才,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为之改变。2006年9月,团队设立“巴斯夫奖学金”,奖励残疾人子女和残疾青少年中品学兼优的初、高三毕业生。
认真追求生命价值
黄吉人由于膝关节的病变,疼痛难忍,行动更困难。但是她克服困难,履行一个志愿者活动组织者的承诺,她开着残疾车去参加各团队的活动;她撑着拐杖走访助残单位;她用“热线电话”(自家的电话)联系着几百个残疾人家庭。她两次住院动手术,出院不到一周,又投入“智力助残”工作,“智力助残”工作占满了她几乎全部的时间。从事“智力助残”工作,她没有收入,有的老同事邀请她一起创办个有偿家教的“家教介绍所”,凭她在教育界的信誉,肯定会成功。但是她却表示自己在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做一件有价值的好事,这里需要她,她愿追求生命的价值。
工作成果
黄吉人带领的“黄浦区智力助残团队”获得“二00六年度黄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和“2012年上海市创新型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她负责的上海市“智力助残”项目两度获得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品牌项目”,又获得 “首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 ;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
获得荣誉
参考来源:
人物评价
黄吉人是马前卒,是桥梁,是纽带,她把志愿者与残疾人子女和残疾青少年紧紧联系起来,了解受助者的需求,发挥助残单位的长处和潜力,给予受助者时的帮助,她事必躬亲,细致入微。——(中国好人榜网评)
参考资料
黄吉人:教书育人一辈子,智力助残七千人.华夏时报网.2024-09-10
黄吉人.中国文明网.2024-09-10
81岁残疾教师助数千户家庭脱离贫困.微博.2024-09-10
“智力助残”二十五周年,助数千户困难家庭实现“教育脱贫”.澎湃新闻.2024-09-10
第四届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揭晓.文汇网.2024-09-10
退休教师奔忙二十载教育帮扶残疾人子女.新民网.2024-09-10
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的战“疫”时刻 | “疫”无情人有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天使服务队”在行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4-09-10
最美志愿者 | 轮椅上的志愿者.微信公众号.2024-09-10
年度助残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人民网.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