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依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经审计工作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由独立会计师或审计师签发,向公司董事会、股东及社会公众报告财务运行情况。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前者要素齐全、无保留意见且无附加说明段等,后者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及非无保留意见报告(含保留、否定、无法表示意见)。其核心要素有标题、收件人等九项。
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以独立第三者身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表态,助股东与投资者决策;有保护作用,不同审计意见影响报表使用者依赖程度,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等利害关系人权益;还有证明作用,总结审计工作完成情况与结果,表明工作质量、明确审计责任。
概念释义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是由独立会计师或审计师对公司审计之后签发的正式报告,用于向公司董事会、全体股东及社会公众报告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审计报告根据普遍接受的会计标准和审计程序出具,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积极和消极的结论。
基本分类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包含的审计报告要素齐全,属于无保留意见,而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否则不能称为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核心要素
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九项要素:
(1)标题
(2)收件人
(3)引言段
(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6)审计意见段
(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9)报告日期
主要作用
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该意见具有鉴证作用,得到了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潜在的投资者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来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投资决策等。
保护作用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可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必须要查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证明作用
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因此,审计报告可以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起证明作用。例如,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发表审计意见,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参考资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 审计报告》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2025-03-29
读懂上市公司报告之什么是审计报告?有什么作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