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尔佳氏(满文:ᡤᡡᠸᠠᠯᡤᡳᠶᠠ ᡥᠠᠯᠠ,转写:gvwalgiya hala),满族姓氏 ,人口众多,为满洲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本系地名,因以为姓,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其氏族甚繁,广泛分布于苏完、叶赫、讷殷、哈达、乌喇、安褚拉库、长白山及各地方。
瓜尔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称谓,一作瓜尔佳,后讹称为夹谷氏,到明朝末期正式称为瓜尔佳氏,辛亥革命后改汉姓关、白、石、鲍、汪等。
1911年后,瓜尔佳氏诞生不少名人,如著名八路军抗日将领关向应、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经济学家关梦觉等。
姓氏由来
瓜尔佳氏是一个满族姓氏。单一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古代建州女真瓜尔佳部,以部族名称为氏。瓜尔佳氏源于金朝时期女真族加古氏部落,亦称夹谷姓、古里甲氏。其含义源于一个传说。在满族的语言中,瓜尔佳是“瓜尔佳”(Kuerjar)一词的音译,其最初可能与“瓜尔佳”(或称“瓜尔嘉”)的地名有关。在满族的传统中,瓜尔佳被视为一个贵族姓氏,通常是皇室或贵族家庭的姓氏。
瓜尔佳氏,乃满洲古姓。汉译为“馆”“阁”“城”之意。亦可译为“住所”“城之家”“住房之家”。俄罗斯学者史禄国认为,“瓜尔佳”与满语“捣乱、懦弱”有关,也可以翻译成“围绕菜园的水沟"。他说,这个氏族与喜塔拉氏、尼马齐氏族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一阔雅里满洲,他们同时用猪和羊祭祀。普遍的说法是瓜尔佳本系地名,因以为姓。原居住在松花江下游及松花江与黑龙江省合流处,即今天黑龙江省依兰县。辽朝时属五国部辖地。金朝将此地改为胡里改路。《金史·金国语解》里就有“夹谷姓”“加谷氏”“古里甲氏”的记载。古里甲,即是瓜尔佳。有金一朝,曾出现许多名人,如工部尚书夹谷谢奴,西北路招讨使夹古查剌,芮国公、百岁老臣节度使夹谷吾里补,丞相夹谷清臣,平章政事、英国公夹谷衡、翰林学士承旨夹谷必兰,大臣石伦、蒲察。到明末,瓜尔佳渐成满洲巨族。到清代,人口占满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成为“八大家”之首。其在政治、军事、文化诸方面的栋梁钜子竟达千人之多,曾有“关满朝”之说,足见当日之隆盛。
历史沿革
溯源
起初,满语“瓜尔佳”被汉译为“围绕菜园子的水沟”之意,又译为“捣乱”之意。瓜尔佳氏族人不喜欢这种汉译之意,后来这种译意被逐渐从满族的各种文献中删掉了。后来,满洲瓜尔佳氏人因崇敬三国英雄关羽,便大多冠以汉字姓氏称“关”氏。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其位于八旗满洲姓氏中的首位。瓜尔佳氏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450年至1588年的氏族解体阶段,这一阶段后的发展以殊荣为主。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抚吞并战占据辽东七十余城,瓜尔佳氏(关姓)也随之进入辽沈地区。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问鼎中原,瓜尔佳氏(关氏)随之从主入关,住进了北京的寿比胡同。
变迁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康熙帝为了确保满族发祥地的安全,特派遣瓜尔佳氏(关氏)的八世祖瓜尔佳·翁窝图和其弟瓜尔佳·琰布率军迁驻于丹东凤凰城卡巴岭,即宝山一带(乐善屯,今丹东市凤凰城红旗村),其后代便世居于该地。后裔散居于凤城的草河、白旗、大堡、红旗、岩汤沟等镇,至今已传二十二世。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瓜尔佳氏也诞生不少名人,如著名八路军抗日将领关向应、经济学家关梦觉、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台湾影星胡因梦、香港特别行政区艺人关山、关宝慧、关之琳、周海媚、大陆艺人关晓彤、前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关广富,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台湾政治家关中,以及2010年美国佐治亚州第五选区州参议员共和党候选人关学君。
现状
瓜尔佳氏后裔族人所冠的汉姓,还有石氏、鲍氏、汪氏、李氏、高氏、顾姓、白氏、胡姓、郭氏、果氏、苏氏、叶氏、常氏、喜氏、侯氏等。例如:世居苏完的瓜尔佳氏族人多取汉姓为苏氏,世居叶赫的瓜尔佳氏多取汉姓为叶氏、关氏等,居住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瓜尔佳氏取汉姓为常氏,内大臣瓜尔佳·华善的后裔取汉姓为石氏,川陕总督瓜尔佳·音泰一族取汉姓为胡氏,瓜尔佳·车克的后代取汉姓为果氏。该姓氏分支较多,包括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另外,有许多瓜尔佳氏家族成员改姓为关,其中许多人隶属于正黄旗,如瓜尔佳·费英东次子纳海、一等公图赖、六弟巴本等分支。除此之外,世居尼马察、瓦尔喀、长白山、辉发、哈达、叶赫那拉氏、乌喇、讷殷等地方的瓜尔佳氏也有隶正黄旗的。
锡伯族、达斡尔族等东北少数民族都有瓜尔佳氏。尤以锡伯族为最多,他们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清朝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的瓜尔佳·费英东,是锡伯族人。据《八旗氏族通谱》苏完地方瓜尔佳氏条载:“其先有同胞兄弟三人,长曰佛尔和,次曰尼雅哈齐,三曰珠察。佛尔和仍居苏完,尼雅哈察迁于席北,珠察自瓦尔喀再迁于西尔希阿齐哈渡口。”席北,即锡伯。可见锡伯族瓜尔佳氏与满族瓜尔佳氏同宗同源。达斡尔族中瓜尔佳氏,别译为“郭佳氏”。著名历史人物爱新觉罗·旻宁朝权相大学士郭佳·穆彰阿。
历史分布
瓜尔佳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以部落名称为姓氏,明朝末期正式称为瓜尔佳氏。瓜尔佳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北方女真族的一支建立了金朝,与北宋王朝分庭抗礼。在金国中,夹谷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姓氏,因此夹谷氏的名字在当时非常流行。在清朝时期,瓜尔佳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姓氏,出了很多重要的官员和将领。如今,上海、沈阳等地还有人姓夹谷复姓。
丹东岫岩偏岭乡满族瓜尔佳氏(关氏)原居长白山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由京拔驻丹东岫岩。他们是清朝时期的重要将领,为清朝的建立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到清末民初,改支瓜尔佳氏(关氏)人口逾千,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清朝时期担任过重要的官员和将领,其中最著名的是瓜尔佳·那木札勒和瓜尔佳·荣禄。
在清朝时期,政府对满族旗人的政策相对宽松,允许并鼓励他们到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地荒垦,因此,许多瓜尔佳氏(关姓)的人口开始向北迁移,主要有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双城区、富锦市、依兰县和嫩江市,吉林的通化县、海龙县和辉南县等。这些地方现在仍然有很多瓜尔佳氏(关氏)的人口。此外,瓜尔佳氏(关氏)的家族还广泛分布于东北各地,如本溪、西丰县、铁岭等地。这些地方现在仍然有很多瓜尔佳氏(关氏)的人口。
历史地位
瓜尔佳 氏族人从索尔果率所部归附努尔哈齐开始 ,便追随满洲统治者征服尚未统一的东北地区,进而冲破东北一隅之地 ,入关进京。在随后的对边疆地区以及南方一些地区的征战中,瓜尔佳氏中的杰出者被委以重要的军事职衔 ,指挥并参加 了多次征服战争 ,为清朝的统一 、边疆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家谱文献
《瓜尔佳氏续修谱书》的著者未知,出版于清代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采用木刻活字印本的形式。该书现被收藏于辽宁省沈阳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所。《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瓜尔佳氏原是地名,因此以地名为姓,家族分支繁多,分布在苏完、叶赫、讷殷、哈达、乌喇、安褚拉库、蜚悠城、瓦尔喀、嘉木湖、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及各地方。”在《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的序言中,家族支系的繁盛被解释为:“乾隆九年,《钦定八旗氏族通谱》,瓜尔佳氏一族在关外的各部落中有一百零二个派系,深受圣恩厚待,被列为诸姓氏之首。”这些102个派系是根据居住地划分的,随着部落的迁移和汉化程度的加强,一些派系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甚至一些地区的部落除了《通谱》中简要提及的部落名称外,其他情况则一无所知。然而,一些派系却得以繁衍传承,如分布于苏完、哈达、长白、嘉木湖、讷殷、安褚拉库等地方的瓜尔佳氏族人,在清朝的各类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
清朝时期的存世文献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纸质文献、碑刻文献,又有当下流行的口述史料等。文献的文字以汉文为主体,兼及满文、蒙文、藏文等,甚至有一本文献融合几种文字,这就要求清史、满族史学者不仅要有广博的史料学基础,还要掌握必要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满洲瓜尔佳氏的相关文献即是如此,许多家谱是用满文书写的,或是以满汉合璧的形式。
满洲人留下来的关于瓜尔佳氏的历史文献丰富且明晰,主要包括族谱、官修和私修史书、奏疏、档案、碑铭、政书、文集、方志等多种形式。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关晓彤说自己是在逃格格 关晓彤确实是满族瓜尔佳氏后人.中国网.2024-02-10
清巨族瓜尔佳氏.图书馆.2024-01-15
大清朝里除皇族“爱新觉罗”外,最显赫的姓氏“瓜尔佳氏”.今日头条.2024-01-14
瓜尔佳氏是正黄旗吗 历史上傅恒夫人瓜尔佳氏是正黄旗吗.中华网娱乐.2024-01-10
瓜尔佳氏家族起源 揭秘瓜尔佳氏的姓氏渊源.趣历史网.2024-01-10
锡伯族瓜尔佳氏家谱考见.知网空间.2024-01-10
一周文化讲座|满族精英之家瓜尔佳氏探秘.澎湃新闻.2024-01-10
满族文化遗存地无人懂满语 额娘改称妈(组图)-新闻中心-南海网.南海网.2024-01-17
满族祖上规矩多 吃饭时儿媳妇门口伺候——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