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丘疹

丘疹

丘疹(papule)为一局限性隆起皮肤表面的实质性损害,可能是代谢产物的沉积、表皮或真皮细胞成分的局限性增殖,或真皮局限性细胞浸润形成。丘疹在人体皮肤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是皮肤病的最基本的皮损类型,见于多种不同的疾病。

临床表现

丘疹表现为高出皮肤的实质性损害。其直径一般小于0.5cm,较大的称为斑块。

丘疹的形状各不相同,顶部可以是尖的、圆的、扁平的,或中央有凹陷的;基地部可以是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等。丘疹的颜色也可以是红色、紫色、黄色或白色等。有的表面可能还会有鳞屑。丘疹的数目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有很多,有的伴有瘙痒或疼痛等自觉症状。有的皮疹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称为斑丘疹;在丘疹的基础上有水疱或脓疱,称为丘疱疹或脓疱丘疹。

病因病机

多种皮肤病可表现为丘疹。有的仅丘疹单独表现,有的同时伴有其他皮损,丘疹发生的病变位于表皮或真皮上部,因此从病理角度认为,引起丘疹的机理为该部位由于某种代谢产物的堆积;或表皮或真皮细胞限局性增生;或该部位的炎性水肿和各种细胞的浸润均可表现为丘疹。

代谢产物的沉积:如皮肤淀粉样变的丘疹为真皮乳头淀粉样蛋白沉积所致。新液水肿性苔踪的丘疹,系由真皮上部大量就蛋白的沉积。

胶样粟丘疹的丘疹则为真皮乳头层内均质胶样团块浸润引起。

表皮或真皮细胞的限局性增生引起的丘疹如寻常疣扁平疣银屑病均为表皮细胞的过度增生使表皮限局性隆起。德类、皮肤纤维瘤亦为增生的细胞形成丘疹。

表皮的限局性水肿引起的丘疹见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由于各种细胞浸润表皮或真皮引起的丘疹,临床有其特征性。化脓性炎性丘疹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慢性炎性丘疹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变应性因素引起的丘疹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结核性丘疹以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梅毒性丘疹以浆细胞浸润;黄瘤病则以泡沫细胞浸润为其特征。引起丘疹的发病机理与其发病因素有关。

丘疹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的原因引起丘疹性的皮疹

1.感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有病毒感染,如寻常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细菌性的疾病,如皮肤结核、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颜面粟粒性狼疮等;真菌感染,如体股癣、红斑丘疹性念珠菌病、马内菲篮状菌病、隐球菌病等;其他的有螺旋体感染等。

2.物理性的皮炎,常见的有日照性皮炎、痱、多形性日光疹、鸡眼、摩擦性苔藓样疹等。

3.各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肤炎丘疹性荨麻疹等。

4.自体免疫性疾病和大疱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等。

5.血管炎和脉管性疾病,如贝赛特氏症、嗜酸性血管炎等。

6.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扁平苔藓植物、线状苔藓等。

7.角化性的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囊角化症、汗孔角化症、角化症等。

8.皮肤附属器疾病,如痤疮玫瑰痤疮职业性痤疮等。

9.内分泌,代谢及营养性皮肤病,如皮肤淀粉样变卟啉病毛囊黏蛋白病、黄瘤病等。

10.皮肤肿瘤类的皮肤病,如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角化棘皮瘤、毛发上皮瘤、皮脂腺痣外阴纤维瘤汗管瘤蕈样肉芽肿等。

日常调护

检查

预计检查

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肤的一般情况,并初步推测可能引起丘疹的原因,之后再进行血常规、皮屑及分泌物检查及培养、斑贴试验、梅毒血清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机体的病变情况。各项检查对皮肤红丘疹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体格检查

观察丘疹的形态、分布、数目、大小、颜色等情况,同时检查是否存在发红、肿胀、触痛等表现,以初步判断机体可能存在的病变。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病毒感染的丘疹,血液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的丘疹伴有发热,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可升高。

2、皮屑及分泌物检查及培养

不仅有助于检查是否存在感染,还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3、斑贴试验

可明确皮肤红丘疹是否与皮肤过敏有关。此检查还可帮助了解可能存在的过敏原。

4、梅毒血清试验

梅毒性丘疹患者检查可呈阳性。

5、结核菌素试验

有助于结核性丘疹的诊断。

6、其他

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行肝肾功能、血液生化等检查,有助于了解机体的整体情况。

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会取部分皮肤活组织制成标本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疹、黄色瘤、淀粉样变、黏液性苔藓植物、毛囊角化症的诊断,对诊断扁平苔癣、毛发红糠疹等疾病也有帮助。

治疗

预计治疗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找到病因,然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案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是指针对相关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对症治疗是医生会对相关皮肤损害或其他全身症状等进行治疗,以缓解机体不适。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丘疹的病因很多,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治疗丘疹的关键和重点。如不能很快确诊,则应先鉴别是感染性性丘疹或非感染性丘疹,根据诊断倾向进行相应治疗,然后边治疗,边积极明确诊断。

2、对症治疗

(1)全身治疗

发热者可针对发热作降温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前者有冰敷、75%酒精擦浴及冰盐水灌肠。后者有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柴胡或复方安基匹比林肌注;亚冬眠疗法。另外尚可以使用中医中药降温。瘙痒者可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如地氯雷他定、扑尔敏、赛庚定等,必要时尚可使用皮质激素静脉点滴。

(2)局部治疗

对一些增生性皮疹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及非炎症性丘疹局部均可采用激光(CO2YAG、氦激光等)、液氮冷冻、电灼及局部注射相关药物等;传染性软疣则通常采用局部挑刺;瘙痒性皮疹局部可外涂止痒药物,如炉甘石、皮质激素软膏等。

参考资料

丘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