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幼,字懋嘉,号蒙山,原籍山东省长山镇(现属邹平市)焦桥村,袁景芳长子。他在历史上曾担任过广西平东府知府、柳州府知府,并兼任过护理右江道监纪和古州明朝军事等官职。
人物生平
袁承幼,字懋嘉,号东山,为袁紫兰之长子。雍正五年,他依据惯例被任命为兵部郎中,因其能力出众,多次被委以起草奏章的重任。一年后,他转任广西平乐府知府,面对当地民瑶杂居、治理难度大的挑战,他成功揭发了属邑的贪官,整顿了郡县风气。他还亲自验证了蛊毒的存在,并采取行动予以打击,从而改变了当地部分陋习。
随后,袁承幼被调任至柳州府担任知府。他在此期间,严谨管理仓库,维护兵民安宁,协调文武官员关系,并成功抑制了盗贼活动,同时赈济了灾民。他的这些举措均遵循了先人的遗规,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柳州城南门内,袁承幼发现兵民居住的竹房存在火灾隐患,于是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八百两,并用利息购买瓦片,为居民建造了新的房屋,这些房屋后来被称为“袁公街”。
在军事方面,袁承幼在平定逆苗邓恒之乱时,他亲自前往前线指挥,并为阵亡的士兵举行祭奠仪式,给予其家属抚恤。在古州苗变时,他担任监纪,提出了等待大将军哈到来后再行动的建议,避免了不必要的军事行动,最终成功撤兵,得到了苗族的感激。
在丁父艰归后,袁承幼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修缮学宫、建造桥梁,并出粟平粜,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众贡献,去世时享年六十九岁。
史书记载
袁承幼的事迹被记录在《济南府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