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子翬

刘子翬(1101—1147)字彦冲,自号病翁,人称屏山先生,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之一。刘子翚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方面,有《屏山集》二十卷,《强村丛书》辑其《屏山词》一卷。他的诗歌传诵甚广,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是组诗《汴京纪事》。在福建省文学史上,刘子翚是理学家中的一位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与时代风云合拍,他的热忱与社会理想一致,理学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使他成为闽学和闽籍作家的优秀代表。

家族背景

刘子翬的父亲刘韐靖康之变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朝诱降,自缢而死。这对刘子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子翬在靖康之变时,其妻太穆皇后及子均遇难而亡,后以兄刘子羽庶子瓒字刘坪为后。

人物生平

刘子翬生于1101年(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1147年(南宋绍兴十七年),字彦冲、文平,号屏山病翁,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刘子翬以父任补承务郎,并辟真定师爷,南渡后,通判兴化军,秩满,诏留任,以疾辞,筑室屏山,专事讲学,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朱熹曾从之受业。

绍兴市十七年(1147)卒,年四十七,谥文靖,正史记述刘子翬妣窦氏,生子:暄、宗、桂、璅,但在靖康之变时窦氏及子均遇难而亡,后以兄刘子羽庶子瓒字刘坪为后。葬于宁化县地名罗洞村,出水莲花形。

个人作品

刘子翬的著作颇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屏山集》。这部著作共有20卷,由他的嗣子刘玶精心编订,并由朱熹为之作序。《屏山集》收录了刘子翬的诗文、论著等,是研究其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在诗词方面,刘子翬的作品丰富多样,情感深邃。他的《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描绘了家园中的美景,令人陶醉,《试弓》和《途中》则分别展现了他的壮志与旅途的感慨,《汴京纪事二十首》则是对汴京(今开封市)历史变迁的深情回忆,其中包括其十八、其一、其六等佳作。

《送元仲》和《送原仲之荆南》两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刘子翬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思念,《过邺中》《夏日吟》《早饮》等作品则描绘了不同场景下的情感与心境。

《和温其对月之什》是一首五言排律,描绘了对月之景和心境的细腻描绘,《江上》则以七言绝句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冬天傍晚江上宁静而美丽的风景。

《寄茶与曾吉甫》和《奇仲和诗有吸尽西江说是公之句》等作品,不仅展现了刘子翬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胸襟。

《云际会刘致中》记录了与友人的相会之景,而《建康六感·宋》则表达了对建康(今南京)的深深感慨。

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池莲四咏分韵·子》和《过东阳》分别展现了池塘中莲花之美与东阳景色的秀丽。

《书斋十咏·楮案木》和《书斋十咏·图书》则以书斋为主题,展现了刘子翬的闲适与雅致。

《续赋家园七咏·横秋阁》则是对家园秋景的深情描绘,展现了刘子翬对家园的热爱与眷恋。

此外,《寄题清轩二首》和《食鹅梨三首》等作品也各具特色,展现了刘子翬的多样才华。

还有一些其他诗词作品如《蓦溪山(寄宝学)》《满庭芳·和明仲木犀花词》《南歌子(和章潮洲二首)》《南歌子》等,同样展现了刘子翬的文学造诣和独特风格。

词作鉴赏

刘子翬的词作《浮烟冷雨》中,“病翁”是他的自号。“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以示归隐之意。陶渊明以爱菊闻名,这事本身也就和重阳节有关。不过刘子翬的“赋归来”乃是要“芟垅麦,网溪鱼”,并非有意恋菊。总之,只因作者的心绪不佳,所以在他眼里的重九美景全都变了样,而出现作者笔下的、改变风物又反衬和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是这阕词存在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福建文学名家|第10期:理学家中的代表诗人——刘子翚.福建文艺网.2024-05-3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