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徐箴

徐箴(1899—1949),字士达,祖籍山海关区,其祖上早年移居东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辽宁苏子河畔的兴京县(今新宾满族自治县)。1948年,徐箴因其下属市县长政绩恶劣,贪污腐化,又因军界牵制太甚,不得不辞去省主席职去了上海市

正文

徐箴字士达,1899年生。

1916年在小学任教,后被兴京(今新宾县)监督保送出国留学,到日本仙台高工攻读电气专科。

1923年毕业回国,被新成立的市政公所聘为事业科科长,1924年负责设计、指挥了沈阳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建设,1925年通车后,他被任命为电车厂厂长。后来,张学良为抵制日本垄断的南满铁路,调徐箴去吉林省负责修建吉林至海龙的吉海铁路,由他担任总工程师兼工程处长和总务处长。调回奉天后,他仍得到重用。

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徐箴除了在奉系所办实业部门得到重用,还进入中国国民党,成为其在东北倚重的大员。

1931年4月,国民党准备召开国民会议,徐箴当选为哈尔滨市代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徐箴积极支持抗日活动,1932年4月7日的天津市大公报》特讯曾刊载过他捐资两千元,支援哈尔滨保卫战的事迹。哈尔滨沦陷前夕,徐箴与周天放、臧启芳相继改装自永明城入关。入关后,被国民政府委任北平电话局长兼东北党务办事处委员,致力于抗日宣传、组织工作,发起创办知行及凤翔县竞存中学,组织过东北民众救国会等一系列群众抗敌团体,曾一度影响很大。

1937年以后,国民政府委派徐箴担任过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3年,福建省政府委员兼接任教育厅厅长。

1945年,徐箴辞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职务,回沈阳市担任辽宁省政府主席。

1949年1月27日,乘坐太平号客轮前往台湾途中,太平号在舟山市水域与其他船只相撞后沉没,全家遇难。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