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索尼爱立信

索尼爱立信,即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是由日本索尼、瑞典爱立信分别出资50%于2001年10月成立,公司总部位于伦敦,以生产手机产品为主。

2007年后,受到市场上智能手机兴起的打压,公司生产的功能手机逐渐失去市场,公司经营一步步滑入亏损的泥沼。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2011年10月27日,索尼、爱立信两家母公司达成协议,由索尼支付爱立信10.5亿欧元,前者从爱立信手中购得索尼爱立信。

2012年2月15日,索尼移动通信子公司成立,索尼爱立信从此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市场。而爱立信退出手机终端业务后,改为专注于2G、3G和4G移动通信网络以及通信市场专业服务领域。

“索尼爱立信”(或者索爱)一词已不复存在,原本爱立信在过去10年所拥有的50%索爱股份也正式回归到索尼。手机系列产品则命名为“索尼移动”,日后生产的手机标志也被改为“SONY”。

公司历史

在上世纪90年代,爱立信是手机产业当之无愧的巨头。但1999 年之后,爱立信在手机市场开始遭遇滑铁卢,最终于2000年从巅峰跌落。不巧当时又遇上了“互联网泡沫危机”,当年爱立信迎来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亏损。

2001年,爱立信宣布将手机生产业务外包,自身集中精力于手机的技术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当时索尼正愁自家手机业务找不到出路呢,所以两家各有所长却又彼此失意的公司,就这样走到一起。

两家公司合作伊始也并不是顺风顺水,甚至一度亏损2亿欧元。直到索爱推出 T618 这款里程碑式的手机,才挽回了它在手机市场上的颓势。此后,它又接连推出 S700、P910、K750、W550 等叫好又叫座的手机,一举登上了世界第四的宝座,并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电子并称手机界的四大天王。

凭借2007年成功推出的P1手机,索爱初步建立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后面该公司还成功实现了从功能型手机向基于 Android的 Xperia 智能手机的转型。在十年的运营过程中,索爱已经实现了约15亿欧元(约合 21亿美元)的利润,并向母公司支付了总额约19亿欧元(约合26亿美元)的股息

可惜好景不长,随后索爱就停滞不前,为此双方因亏损之事还闹得不如意。事实上,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流程过多决策周期过长,效率级慢低下难以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

另外,在华为的步步紧逼之下,爱立信于通信市场遭遇了极大的压力。同时,索尼爱立信在手机市场又接连受挫,到了2010年直接跌出世界前五的一线阵营,2011年虽然很努力了但重回一线阵营依然无望。于是,为了专注通信领域保住主业优势,爱立信决定放弃自身的手机业务。

2011年10月27日 ,索尼宣布收购爱立信所持有的50%索尼爱立信股份。次年二月份交易完成后,爱立信获得了10.5亿欧元现金,而索爱则改名为索尼移动通信(Sony Mobile)。索尼在收购中,宣称获得了覆盖所有产品及服务的广泛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以及与无线移动技术相关的五个重要专利群。

参考资料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MBA智库.2023-12-30

..2023-12-30

索尼完成对索尼爱立信的完全收购.索尼.2023-12-30

索尼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尼爱立信股份.索尼.2023-12-30

..2023-12-30

..2023-12-30

..2023-12-30

..2023-12-30

..2023-12-3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