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驻华大使馆

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在华办事官方机构。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业务主要包括签证业务、护照申领、公证事务及其他面向美国国籍公民的服务。办公地点位于安家楼路55号。现任大使为戴维·珀杜(David Perdue),现任使团副团长为贝莎兰

18世纪末期,美国开始对华贸易并对华派驻领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美正式关系的开始。1862年,美国任命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为驻华公使,在北京东江米巷路南(现东郊民巷路)设立美国驻华公使馆。1878年,清廷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设立公使馆。1936年,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南京正式设立。1937年,美国驻华大使馆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并于1946年迁回南京。此后,由于中美短暂断交,美国驻华大使馆关闭。1971年4月6日,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后,美国在北京秀水北街3号设立驻京联络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驻京联络处升级为美利坚合众国驻华大使馆。2001年9月11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准备在亮马桥地区建设新馆,于2008年建成启用。

驻华大使馆下设超过20个办公室,包括公共服务处(领事处)、签证处、动植物卫生检疫局,商务处、能源处、经济处、环境科技处、食品和产品安全处、农业处、总务处、人力资源处、公共事务处(新闻、文化)、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美国公民及移民事务局北京办公室等。

历史沿革

早期往来

1784年8月28日,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搭载着第一批美国驻华贸易商队沿珠江抵达广州市,美国正式开始了对华贸易。同年12月28日,“中国皇后”号满载茶叶、丝绸、瓷器和发射药返航,并于次年5月11日抵达纽约,美国政府对于这次航行的成功十分满意。此次贸易商队的商务总管山茂召(Samuel Shaw)也被美国国会授予驻广州领事一职,成为美国第一位驻华外交代表。此后60年内,美国驻华外交代表仅限于领事级别。

1843年,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派遣凯莱布·顾盛(Caleb Cushing)为特命全权公使,与清朝就贸易和外交权利条约进行谈判。1844年7月3日,顾盛与清朝官员耆英签订《望厦条约》,标志着中美正式关系的开始。

1862年,美国任命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为驻华公使,在北京东江米巷路南(现东郊民巷路)设立美国驻华公使馆。他在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867年1月末,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卸任美国驻华公使一职。由于他在任内积极推行“合作政策”因而频得清政府的好感与认可,1868年《天津条约》10年修约期将至,考虑到外交人才匮乏,清政府决定任命蒲安臣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会同钦差大臣志刚和孙家教等人出访美、英等国,代为交涉中外事务。1868年,蒲安臣与美国国务卿威廉·西华德(William H. Seward)签署了《蒲安臣条约》(the Burlingame Treaty,又称《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扩大了中美之间的交流。

1878年,清廷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设立公使馆,任命陈兰彬为首位驻美公使。

1896年12月,美国在重庆开设领事馆,首任领事是石密特,馆址设在城内五福宫前。

1900年,美国驻华公使馆在庚子国变中受到清军炮击损毁。一年后,《辛丑条约》签订,美国使馆暂时占用东江米巷三官庙(位于东江米巷御河段南端和东交民巷交汇处西侧)作为临时办公点。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美国政府随即予以确认,美国驻华公使由北京改驻南京。

设立使馆

1936年9月,美国与国民政府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任命纳尔逊·詹森(Nelson Trusler Johnson)为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原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馆址迁至南京上海路82号。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8年8月, 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率美国大使馆人员迁往重庆,先后在今渝中区重庆中山四路(中山四路小学)、李子坝站正街40号、健康路1号、南岸区龙门浩枣子湾等地办公,同时迁渝的还有美国新闻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派遣熟悉远东事务的高思(Clarence Edward Gauss)接替詹森担任驻华大使。

1944年10月下旬, 由于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与蒋介石矛盾加剧,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定召回高思,任命帕特里克·赫尔利(Patrick Jay Hurley)为驻华大使。

1946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馆由重庆迁回南京,馆址迁至西康路33号,同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为驻华大使。

短暂断交

1949年8月,由于外交事件及观点冲突带来的矛盾激化,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同月,毛泽东亲笔撰写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1950年2月18日,美国驻华大使馆正式关闭,最后一名外交官培根离开南京返回美国。

重新建交

1971年春,美国乒乓球协会代表队赴日本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此次比赛中,中美两队队员间发生了一系列友好接触。借此契机,1971年4月6日,中方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在“乒乓外交”的推动下,美方做出了部分缓和双边关系的政策调整,如宣布从货币、石油、货物运输进出口等各方面对中国解禁。

“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两国关系重新走向正常化。

此后,中美双方进一步开展交流。1973年,中美在对方国家首都设立联络处。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Gerald Rudolph 福特汽车公司 )应邀访华。

基于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一事实,卡特(Jimmy carter)任美国总统期间(1977年1月20日–1981年1月20日),中美关系正常化成为其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1978年12月13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会见了美方谈判代表伍德科克,使中美建交谈判在数日内一锤定音。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驻京联络处升级为美利坚合众国驻华大使馆。

建成新馆

20世纪80年代,中美围绕台湾、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矛盾与斗争不断。1989年,美国政府宣布对华实施经济制裁,中美关系陷入紧张严峻状态。90年代,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将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挂钩,使得中美关系坠入低谷。

随后,在双方努力下,中美关系逐渐缓和。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并达成共识:把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带入21世纪。次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对华接触政策,美国政府宣布将人权问题同“最惠国待遇”脱钩。1998年,威廉·克林顿总统访华,双方进一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克林顿首次公开明确承诺对台湾的“三不”政策。200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即原先的最惠国待遇)的议案。

2001年9月11日,美利坚合众国驻华大使馆准备在亮马桥地区建设新馆,由总部在旧金山的美国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SOM赢得设计竞标。2004年2月,新馆举行开工仪式,并于同年5月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建设历经3年,于2007年成功封顶。次年,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建成,并由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 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宣布启用。

使馆领区

参考资料:

机构设置

位于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下设超过20个机构,包括公共服务处(领事处)、签证处、动植物卫生检疫局,商务处、能源处、经济处、环境科技处、食品和产品安全处、农业处、总务处、人力资源处、公共事务处(新闻、文化)、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公民及移民事务局北京办公室等机构。

公民服务处

公民服务处的工作内容包括美国公民的护照申请和续签、出生在中国的子女的报告、选民登记、社会保障号码、联邦福利、儿童托管问题和公证服务的申请等,并为遇到紧急情况的美国公民提供紧急服务。

签证处

签证处办理非移民和移民签证。非移民签证的办理面向寻求短期赴美签证(如旅游签证、商务签证、学生签证、船员签证、临时工作许可证等)的人士。移民签证的办理面向有权在美国永久居留的人,其主要办公地点位于广州领事馆区。

动植物卫生检疫局(APHIS)

APHIS北京办事处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内蒙古自治区提供动植物卫生问题的技术领导、管理和协调,并确保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的贸易安全。APHIS与对外农业服务局(FAS)合作,确保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现有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 APHIS北京办事处作为卫生和植物检疫(SPS)相关贸易问题的主要谈判者,与中国同级别部门保持密切的工作合作,以解决植物检疫问题,促进新市场开拓,保持并扩大美国农产品的现有市场。 APHIS北京办事处还解决在中国入境港口发生的贸易相关植物检疫问题,以确保被扣押的农业货物顺利通行。

商务处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商务处协助美国公司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活动,特别是对美国中小企业的协助。

能源处

能源处中国办事处支持大使馆实现在核能和能源安全的国家安全目标;与中国同级别部门合作,促进项目推行,并找出能够加强合作的领域;促进所有能源部办公室与其中国同级别部门之间的合作;进行必要的项目分析;协调项目;制定实施计划;促进会议和活动的推行。

经济处

经济处致力于代表美国产业和公众,推动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包括扩大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为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争取公平的竞争环境。

环境科技处(ESTH)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环境、科技与卫生(ESTH)处于1979年依据《美中科学与技术协议》成立,致力于增进美中两国政府之间在从海底到外层空间的一系列问题上的了解与合作。使馆的环境、科技与卫生处与中国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推进环境管理,鼓励经济增长,并就共同面临的挑战开展合作。环境、科技与卫生处的重点关注领域包括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发展、污染、有毒化学品管理、空间探索、生物多样性环境法和新出现的传染病。

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FDA驻华办公室的职责是确保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和医疗产品的安全性、质量和有效性。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内容:

参考资料:

农业处

北京农业事务处负责贸易政策和商品分析,通过全球农业信息网(GAIN)协调美国农业部驻华机构的报告,并为中国各地的市场准入和技术问题提供协助。

公共事务处

美国使馆公共事务处(新闻文化处)由新闻与文化两部门组成,主管美国政府的官方信息以及在中国的教育与文化交流活动。

美国使馆新闻文化处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官方喉舌,职能包括:处理所有有关使馆、美国政府和对中政策的公共关系事务及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新闻处也协助使馆其他机构和部门推动媒介活动和计划。此外新闻处准备和发布华盛顿每日新闻、新闻通告以及关于美国政策方面的背景材料,组织记者招待会,微信,和其他媒体活动并向中国记者和驻华外国记者提供及时和有用的信息。

文化处协调和支持美国在中国的文教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交换访问者计划,富布莱特及其他教育交流项目和讲座活动。北京美国中心(BAC)提供关于美国历史、社会、政府和教育等方面的参考信息服务并定期举办相关的活动及项目,包括EducationUSA中国和英语语言项目。

主要业务

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业务主要包括签证业务、护照申领、公证事务及其他面向美国国籍公民的服务。

签证业务

签证业务主要包括非移民签证与移民签证的办理。非移民签证是一种签发给在美国境外永久居留者的签证,用于旅游、就医、经商、临时就业或学习等临时居留。移民签证用于想在美国永久居留的外国公民。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办理是中国唯一办理美国移民签证的领事馆。外国公民寻求移民美国而申请移民签证通常必须由美国公民、美国合法永久居民或者未来的美国雇主担保,并且在移民申请获批后办理移民签证。

护照申领

美国海外公民可申请护照的延期、更换或申请新护照。自2022年2月15日起,16岁以上的美国公民可以通过邮寄以及网上支付的方式提交适用于DS-82表格的护照更新申请。申请首本美国护照,更新儿童护照以及护照卡的申请人仍需通过附近的使领馆提出申请。周末及中国或美国节假日不提供护照服务。

公证事务

美国驻华大使馆和总领事馆的领事工作人员可以认证已经在公证处公证过的中国文件,涵盖授权书、协议书、大学文凭、营业执照等各种文书。要公证的文件通常在美国境内使用。

公证服务适用于所有国籍的人,并且只接受预约。预约当天,须携带完整的、未签名的文件进行公证。即使有些页面不需要签名或盖章,也必须出示整套文件。并出示政府签发的有效身份证件,如护照、驾照。每个公章支付50美元。如果公证服务需要证人,须自行安排证人,领事馆工作人员不能为公证的文件作证。

其他业务

除以上业务外,美国大使馆还可提供为海外出生的儿童申请美国国籍等服务。

历任大使

参考资料:

建筑特色

美国驻中国北京大使馆主楼于2008 年竣工,完美融合了东西方设计传统,是美国国务院第二大海外建筑项目。

新使馆由5座建筑物构成,它们各具功能:一座8层的主办公楼,一座3层的中庭办公楼,一座海军陆战队岗哨,一座领事/签证办公楼,和一个多用途的附楼。新使馆的现代建筑借鉴传统的中国样式。楼与楼之间彼此分离,但由翠竹掩映的小径和一系列的景观花园连结在一起。新使馆有3个按照中国的城市花园和庭院建造的“园区”:东侧尽头是一个领事/签证园区,业务园区位于正中,公共园区在西侧尽头。所有的园区都通过花园,庭院,木桥荷塘相连。

东西方美学不仅体现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也体现在使馆各处陈列的艺术品的选择上。国务院的 "使馆艺术"(Art in Embassies,AIE)项目规划了使馆建筑群内的永久收藏品,包括美国和中国主要艺术家的作品。使馆艺术与保护基金会(FAPE)继续丰富收藏,包括2018年安装的马丁·珀里尔(Martin Puryear)特定场地雕塑,以及借用期为十年的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标志性雕塑作品《郁金香》(Tulips)。

新使馆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使馆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高,生命周期成本低;广泛使用自然光以降低能源成本;建有大量荷花池以净化雨水;并通过白色屋顶与先进机械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地理位置

地址:安家楼路55号

邮编:100600

参考资料

外交机构信息.外交部官网.2023-11-16

首页.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visas".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immigrant-visas".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passports".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consular-services".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使团副团长贝莎兰.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2025-04-30

中国同美国的关系.外交部官网.2023-11-16

U.S. EMBASSY & CONSULATES IN CHINA.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section-and-offices-beijing".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history-of-the-u-s-and-china".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1901年,史上最早的东交民巷俯瞰长图.北京日报旧京图说.2023-11-16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求是网.2023-11-17

美国大使馆旧址.江苏新闻.2023-11-16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新华网.2023-11-28

共和国65年:从中美建交到党的十八大(1979—2014) .澎湃新闻·中国政库.2023-11-16

中美关系的历史经验和重要原则.中国人民外交学会.2023-12-06

中国驻美使馆新馆建设始末(下).澎湃新闻.2023-11-16

"contact".美国大使馆官网.2023-11-16

"esth".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外交部官网.2023-12-06

特朗普提名前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珀杜担任驻华大使.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12-06

特朗普宣布:提名前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珀杜担任下一任驻华大使.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06

"u-s-ambassadors-to-china".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2023-11-16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30

建筑规模居美国海外使馆第二.北京建工.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