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食蟹狐

食蟹狐

食蟹狐(学名:Cerdocyon thous),又称森林狐、木狐、灌木狗(不要与灌木狗混淆)或maikong,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犬科,至少自更新世以来就是南美洲中部特有的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食蟹狐体型中等。头体长平均为64厘米,肩高25厘米,尾长28.5厘米,体重5-8千克。毛皮短而厚,不具花纹。毛色主要是灰褐色,上有深蓝色至深灰色的斑点。吻、脸颊、耳朵和腿部及脚掌都有红色,背部有黑色条纹,后面有黑色条纹。耳朵和尾巴上也有黑色。

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朵宽圆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身体较窄,四肢修长。趾行性,前足5趾,后足4趾;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腿短而强壮,利于快速奔跑。尾巴的毛长而浓密,在兴奋时会竖立。

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共有42颗牙齿。

分类

食蟹狐最初由卡尔?冯?林奈(1766年)描述为Canis thous,并于1839年由汉密尔顿-史密斯首次归入目前的属Cerdocyon。Cerdocyonina是一个大约在600万年前(Mya)出现在北美的部落,以Ferrucyon avius的形式灭绝,大约在140-130万年前灭绝。这个属大约存在了470万年。这个属在南美洲至今已经持续存在了一个不确定的时间,可能是在310万年前左右,并且以与食蟹狐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持续存在。作为Canini族的物种之一,它与狼属有关。食蟹狐目前理论上最近的活物亲属是小耳犬。然而,这种关系尚未得到线粒体研究的支持。两个亚属(Atelocynus和Speothos)很久以前就被包括在Cerdocyon中。食蟹狐(Cerdocyon thous)、C. avius和属Cerdocyon的其他物种在南美洲大陆上经历了辐射性进化。食蟹狐的所有近亲都已经灭绝。它目前是属Cerdocyon中唯一的现存代表。

栖息环境

食蟹狐栖息于亚热带森林及热带大草原,也会在河岸森林等地方生活。雨季会迁移到山上,待旱季时再会回到低地。除了雨林、高山及辽阔开放的草原外,其栖息地覆盖多种环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食蟹狐也在巴拿马共和国被发现。它们的栖息地还包括河岸树林,如河岸森林。在雨季,它们的活动范围会向上山移动,而在干旱时期,它们会向低地移动。它们的栖息地涵盖了除雨林、高山和开阔的草原以外的所有环境。在它们分布范围的一些地区,它们面临灭绝的威胁。

生活习性

食蟹狐主要在夜间活动,也活跃于黄昏,在不同动物挖掘的洞穴里度过一天。单独狩猎或成对生活。一夫一妻制,通常是一对生活,或是在繁殖季节以小群生活。它们家庭的领地范围是0.6-0.9平方公里。在旱季,领地意识强,但在雨季食物丰富时,就很少会在意领地的边界。食蟹狐将巢穴筑在草丛中,且有多个入口。它们不单会挖隧道,也会侵占其他动物的巢穴。食蟹狐会发出几种特征性的声音,如吠叫、呼啸和嚎叫,这些声音在一夫一妻失去联系时经常发生。委内瑞拉种群密度估计为每4平方公里1只个体,而阿根廷湿地的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003只个体。干季时观察到了领地意识;在雨季,食物更加丰富时,它们对领地的关注就会减少。它们的藏身处和洞穴通常在灌木丛和浓密的草丛中,通常每个洞穴有多个入口。尽管它们有挖掘隧道的能力,但它们更喜欢占据其他动物的洞穴。

分布范围

食蟹狐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圭亚那、巴拿马共和国巴拉圭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食蟹狐繁殖时间不定,但每年会有两次。通常在11-12月及7月开始。妊娠期为56天,在1-2月产子。每胎约有3-6只幼狐。幼狐视盲,没有牙齿。约14天就会睁开眼睛,30天后可以吃固体食物。约90天断奶。幼狐初出生时毛色是深灰色,腹部较浅色。成年雄狐及雌狐都会照顾幼狐。20-35日后,幼狐的毛色会变得像成年一样。9个月大就到达了性成熟,且会开始以尿液来划分领地。食蟹狐在9-10个月内达到性成熟。成年雌性每年生育一到两窝幼崽,取决于气候和食物的供应情况。繁殖期通常在11月或12月开始,然后在7月再次开始。幼崽的出生在大约56天的妊娠后,通常在1月、2月或有时是3月,然后再次在9月到10月之间。如果只生一窝幼崽,它们通常会在早春出生。一夫一妻共同抚养幼崽,它们在大约3个月大时断奶,独立于父母在5-8个月大时。

饮食

食蟹狐是杂食性动物。吃龟、果实、蛋、甲壳亚门、昆虫、蜥蜴、蟹及腐尸。不同季节及分布地区也会影响它们食物的组合。在雨季,通常会吃较多的蟹类及甲壳类;在旱季,则会多吃昆虫。食蟹狐对控制啮齿目及有害昆虫甚有帮助。食蟹狐在雨季会在泥泞的洪泛平原上寻找螃蟹,因此得名。它是一种机会主义者和杂食动物,喜欢昆虫或啮齿动物和鸟类的肉。其他常食的食物包括龟蛋、陆龟科、水果、鸟卵、甲壳类动物、昆虫、蜥蜴和腐肉。它们的饮食多样,不同的研究者发现它们的饮食有所不同,表明了机会性进食和地理变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阿根廷,食蟹狐被认为是“没有濒危”的,1983年的动植物国家方向(第144号决议),并在1987年禁止了对它的开发和商业用途(Courtenay和Maffei 2004)。在所有国家,这个物种都没有具体的保护立法,尽管大多数国家都禁止狩猎野生动物。一般来说,对于食蟹狐,没有具体的防治法规,但在当地,它是一种非常不受欢迎的害兽,因为它是家畜(家禽和羊羔)的天敌,导致非法狩猎和相应的毛皮销售。在一些国家,兽害控制受到具体配额的限制(没有官方的限制),尽管该条例和规定经常被忽视、滥用或不加强。在乌拉圭,自1989年以来,狩猎许可证还没有颁发,因为狐属的捕猎行为可以忽略不计(Cravino et al. 1997,2000)。

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