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
肉鸽(英文名:Meat pigeon),是由原鸽(学名:Columba livia)驯养而成的家鸽(学名:Columba livia domestica)经长期选育形成一个品种,又称菜鸽、地鸽。肉鸽具有食用、药用、经济等价值。肉鸽肉厚骨细、味道鲜美细嫩,是一种珍贵的高级营养滋补食品。早在四百多年前,肉鸽的骨与肉已列为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之一。同时,肉鸽也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
肉鸽喜欢群居生活,一般结群飞翔,也善于在地面行走。成鸽配对有选择性,在配对后感情专一。肉鸽记忆力强、固守积习,对于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信号等能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肉鸽具有超过一般动物所具有的适应性。成年肉鸽一般体长30~33厘米,体重可达190~1000克。肉鸽较其他类型的鸽显得短横粗壮,胸宽而且肌肉丰富,颈粗背宽,体形大一些。
截止2022年,中国肉鸽产业已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半自动化,饲养量和销售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养殖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0%。肉鸽饲养一般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建立鸽舍,选择高产、优质、抗逆的品种,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食料进行养殖。
选育历史
人类养鸽的历史非常悠久,埃及和希腊是世界上养鸽最早的国家,已有5000年历史。中国养鸽已有2500年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饲养鸽子。家鸽是由原鸽(Columba livia)经过长期人工驯养与改良而成,肉鸽起源于家鸽。育种学家根据肉用鸽选育目标,以家鸽为育种素材,不断杂交选育形成现在的肉鸽品种。肉鸽培育工作开始得很早,但有计划的大规模饲养肉鸽,则是近百年的事。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培育了许多肉鸽品种。经过长期封闭群的近交繁育,特别是一些原产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的肉鸽品种,经过大规模、高强度育种,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高产品种,并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
形态特征
成年肉鸽一般体长30~33厘米,体重可达190~1000克。肉鸽较其他类型的鸽显得短横粗壮,胸宽而且肌肉丰富,颈粗背宽,体形大一些。肉鸽颈部的特点是较粗壮,而浑圆。颈部活动非常灵活,能使头部自由转动180度。
公鸽头顶稍平、头部无冠、额阔,眼环大而稍松,眼睛虹彩清晰,鼻瘤大且柔软有光泽,毛色较母鸽艳丽,脚上的鳞片软而平,趾端(爪)软而尖。胸骨长而弯,骨盆及两耻骨间距离较窄而紧,脚胫骨粗,主翼尖端呈尖形。
雌鸽体型比雄鸽稍小,羽毛色泽也较雄鸽暗淡一些。雌鸽头顶稍圆,眼环紧贴,鼻瘤小,胸骨短而直,耻骨间距离宽而有弹性,脚胫骨较细,主翼尖端呈钝圆状。
老年鸽胫趾上的鳞片硬而粗,鳞纹界限明显,色暗红,趾端硬而纯,可根据鳞片鉴定鸽的年龄。
雌雄鉴别
乳鸽的雌雄鉴别法
在同一窝乳鸽中,生长快、体型大、颈短粗、鼻瘤大而扁平、脚粗壮、喙长而宽、尾脂腺尖端叉开;反应机敏、活泼、好动,常离开鸽巢者;头粗大、喙阔厚而稍短、当亲鸽哺喂时,争先吃食者为雄鸽。反之为雌鸽。或在4~5日龄翻肛门,由侧面看,肛门下缘较短,上缘覆盖下缘、上缘稍微突出的为雄鸽。肛门上缘较短,下缘较长,从后面看两端有稍微向下弯倾向的为雌鸽。
青年鸽的雌雄鉴别法
3~4月龄以上的肉鸽,雄鸽的肛门闭合时,向外突出,张开时呈六角形;雌鸽的肛门闭合时,向内凹入,张开时呈花形。
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法
青年鸽的鉴别法都适用于成年鸽,且成年鸽表现得更加突出。此外还可参照雄鸽常追逐雌鸽、尾羽放开,且不时拖地,头部频频上下点动,发出“咕咕”叫声。雌鸽则表现得较温存,慢慢走动或半低头蹲着,发情时常偎依在雄鸽身旁,鸣声较低沉。
习性特点
活动特点
肉鸽具有较强的节律性,白天活动,频繁采食饮水,夜间在窝内安静休息。肉鸽胆小懦弱、警觉性高、怕惊扰、喜安静,对外来刺激反应非常灵敏。同时,肉鸽爱清洁、高栖,不喜欢接触脏土和类便,身体的抵抗力较强,故较少生病。
喜群居
肉鸽喜欢群居生活,一般结群飞翔,也善于在地面行走。肉鸽虽然舍养,但也表现出群居性,如数十对或上百对群养时,相互间平安无事,吃食、饮水时不会互相打斗,能友好相处;如果舍内所有的鸽子都已配对,它们会在自己的巢内生活,很少发生争巢现象。在喂料时,它们会一个挨着一个吃食而不相互打斗,轮流进行砂浴和饮水,而不争先恐后。
记忆力强
肉鸽记忆力强、固守积习,对于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信号等能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肉鸽在棚外飞翔,飞回后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巢房,并能在鸽群中找到自己的配偶。同时,肉鸽也对饲养员和呼叫信号有深刻的记忆。
适应性强
肉鸽的适应性范围很广,很强,包括地域性、湿度、气温、平均海拔、饲养方式、饲料种类等。如将肉鸽从高温高湿的南方运到低温低湿的北方,一样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将肉鸽从安静的饲养环境移到经常嘈杂的环境下,开始时表现惊恐不安,但过一段时间就习以为常了,因此,肉鸽具有较强适应性。
嗜盐性
肉鸽保留了祖先嗜盐的习性。会因缺盐而导致不下蛋等生理机能的紊乱。肉鸽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与生活条件相统一的与其他家禽相区别的特点。
饲养用途
食用价值
人们饲养肉鸽主要是为了食用。肉鸽肉厚骨细、味道鲜美细嫩,还富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蛋白质含量高达为24.5%,超过了兔、牛、鸡、鸭、鹅、猪、羊等肉类,但脂肪的含量仅为0.73%,低于其他肉类。同时含有多量的维生素B2和磷质。肉鸽是一种珍贵的高级营养滋补食品,孵出后饲养25天右羽毛尚未丰满的“乳鸽”是最理想的肉鸽。鸽蛋性热,味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可作冬令补品,或是给年老病弱者作调理之用。
药用价值
鸽的药用部位为其肉或去内脏全体,鸽肉性平味咸,功能滋肾益气、祛风解毒,主治虚赢、消渴、妇女血虚经闭、恶疮癣。鸽卵可补肾益气,解疮毒、痘毒,预防麻疹。肉鸽的骨与肉已列为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之一。
经济价值
肉鸽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乳鸽作为一种高档的优质肉食,市场潜力较大。肉鸽比其他家禽更易于饲养,患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家禽。肉鸽相对的饲料报酬较高。养鸽最大的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规模可大可小,出口创汇效益高。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每年乳鸽消费量超过1000万只。乳鸽从出生到上市,一般只需4~5周,体重可达650~750克料肉比可达2:1。种鸽的繁殖利用年限可达5年,一旦养成亲鸽,即可获得稳定的收入。
繁育
挑选种鸽
选种是肉鸽繁殖的第一关,有条件的鸽场,应建立种鸽系谱登记等制度,保存完整的生产统计资料作为选择的依据。肉种鸽要求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顺,采食性强,额宽喙短,眼大有神,胸宽深而向前突出,背平宽而长,龙骨直,腹大柔软,两脚间距离宽。
肉鸽配对与产卵
成鸽配对有选择性,在配对后感情专一。5~7月龄的内鸽已进入性成熟阶段,并表现出各种求偶行为。雌雄成鸽都参与营巢、孵卵和哺育幼雏的活动。成鸽一旦丧偶,经较长时间才重新配对。一般说来,只要处理得当,通常经1周左右的隔离,重新配对是会成功的。公鸽性情好动,好斗,到发情期,常主动追逐母鸽,颈部气囊鼓起,频频点头,发出“咕咕”的叫声。肉鸽性成熟后,经配对6~8天即可产蛋,且一年四季均可产蛋、育雏,在一个产蛋期中通常产2枚蛋。繁殖能力强的产鸽,在育雏期15~20天后就可再次产蛋,使前后两个繁殖周期出现重叠,繁殖周期可缩短到40天左右。
肉鸽孵化
鸽子的孵化多为鸽子自行孵化,正常发育的蛋,孵化到17~18天即可出雏。孵化时公母鸽都轮流孵蛋。鸽蛋人工孵化与生产鸽孵化相比,出雏率提高20%、破蛋率和死胎率分别降低10%和15%。更重要的是使种鸽产蛋率提高37.5%,可提高生产鸽的利用率。鸽蛋人工孵化多采用孵化家禽的小型电热孵化器,只需将蛋架稍加改造即可。孵化方法与其他家禽的孵化方法基本相同。
肉鸽生长
通常一对生产鸽,一年可繁殖5~7对雏鸽,以一次交配产蛋至孵化、育雏结束为一个繁殖周期,大约50天。繁殖的好坏,涉及多方面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是品种、环境、营养。乳鸽刚破壳时身体虚弱,全身只被覆初生绒毛,眼睛未睁开,不能独立行走和自由采食,完全通过亲鸽所喂给的鸽乳和半消化的饲料来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乳鸽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及抵抗力较弱,且乳鸽阶段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育雏期间,公母亲鸽均能产生鸽乳轮流哺喂幼雏。亲鸽的囊分泌出鸽乳灌喂雏鸽。当雏鸽长到9月龄时,亲鸽开始由喂浓浆乳转变为喂经嗉囊浸湿的饲料。乳鸽生长快,4周龄体重可达500克。
饲养管理
鸽舍
鸽场的建设应符合当地土地使用规划,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方便、通水通电、交通较便利、隔离条件好、便于防疫的区域。鸽舍是肉鸽生活、栖息和繁育后代的场所。鸽舍建筑应符合卫生要求,地面应便于清洗和消毒,耐磨损耐酸碱,墙面不易脱落,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防蛇、防猫、防鼠、防蚊、防蝇和防鸟等设施设备。
引种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抗热、抗寒、抗应激)的品种,并符合市场对肉鸽外观和品质的要求。种鸽应从具备资质的种鸽场引进,严禁从疫区引进。引种应按公母比例1:1配对,宜引进已配对且有一年及以上生产经验的种鸽。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优良品种有40多个,适合中国饲养的品种有白羽王鸽、香港王鸽、弯鸽、石歧鸽、卡奴鸽、大贺姆鸽等。
饲喂管理
饲粮
肉鸽主要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食料,爱吃带壳的谷物,嗜盐。人工饲养可饲喂混合饲料。肉鸽的饲料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饲养以饲料原料为主,可搭配配合饲料。其中,提供蛋白质的原料可为豌豆、绿豆、大豆等;提供能量的原料可为玉蜀黍属、小麦、高粱等;提供脂肪的饲料可为花生、火麻仁、油菜籽等;提供矿物质的原料可为贝壳粉、石膏、蛋壳粉、骨粉等。日粮配制的原料种数应不少于4种。
保健砂
保健砂是肉鸽必不可少的饲料添加剂,对肉鸽的消化防疫有重要作用。保健砂要新鲜,最好是现配现用且定时定量供给。保健砂可从骨粉、贝壳粉、碳酸钙、中粗砂、红土、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木炭粉、硫、石膏粉、氧化铁(红铁氧)、食盐、微量矿物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甲硫氨酸、赖氨酸、中草药等中适当选配。
饲喂方法
饲料的消耗与肉鸽的品种、体型、体重、年龄、季节、气候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鸽场对饲料的供应,大多采取少给多次,定时定量的方法。会在栏外通道放置饲槽,保持饲料不易被类便毛屑等所污染。饲槽放置在栏内的,应当在每次供料后约半小时,待鸽子吃完饲料后即将饲槽倒置,以防被类便污染。
日常管理
肉用鸽一般采用塑料的鸽环。给种鸽脚上套上编有号码的鸽环,并写上简明的记录,以便查对和建立系谱档案资料。其次,当鸽子丢失时,捕获者可根据环上的标志判断出鸽主,便于送回鸽场。
为了做好鸽子的鉴别和鸽病的检查工作,需要捉住鸽子进行观察。捉鸽和持鸽的方法是否得当,对鸽子的健康影响很大应将鸽捉到后,将它的两翅收紧,两只脚向后放,再用一只手捉住鸽身中后部,连两翅和两只脚都捉在手中。捉鸽时,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在下,手掌托住鸽身,这样捉鸽既能把鸽捉稳当,又不损伤鸽体。
捉鸽持鸽
为了做好鸽子的鉴别和鸽病的检查工作,需要捉住鸽子进行观察。捉鸽和持鸽的方法是否得当,对鸽子的健康影响很大,方法不当会造成鸽子羽毛脱落,或因挣扎而造成创伤。较为合理的捉鸽和持鸽的方法,是把鸽捉到后,将它的两翅收紧,两只脚向后放,再用一只手捉住鸽身中后部,连两翅和两只脚都捉在手中捉鸽时,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在下,手掌托住鸽身,这样捉鸽既能把鸽捉稳当不损伤鸽体。
病害防治
健康鸽与病鸽的区别
健康鸽的神态活泼,运动自如,羽毛紧凑、柔软而富有光泽,眼睛灵活,眼脸清洁,脉搏跳动有规律、快速而强劲,体温正常,食料和饮水正常,粪便较干,末端呈条状或螺旋状,有白色附着物,色灰黄,灰褐或灰黑。病鸽体质消瘦,喜离群独居,不爱活动,食欲减退,不食或大量饮水,羽毛松乱而无光泽,眼睛无神闭目或半睁状态,有的眼角有分泌物,呼吸增快,罗音或呼吸时呈现喘呜或发出喉头气管音;类便过于星粒状或稀软,有的带食物残渣,呈绿、白、褐色和血便等。
常见寄生昆虫
肉鸽通过病原接触,易感染的体内寄生虫,如毛滴虫、球虫病、蛔虫病、毛线细虫等。若环境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易感染的常见体外寄生虫有羽蝇、鸟虱、跳蚤、蚊子、螨和蜱等。
防治举措
鸽场应定期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兽医防疫机构进行疫病监测,按监测结果制定免疫工作计划。鸽场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兽药使用管理制度,驱虫时,抗寄生虫药宜交替使用。
当发生鸽病时,应及时治疗。如大肠杆菌病可采用肌肉注射链霉素治疗;鸽念珠菌病可灌服克霉挫水溶液;鸽毛滴虫病应及时隔离并补充维生素。
一旦发现鸽群中出现疫病或疑似疫病时,应当及时隔离,并向动物防疫机构报告,同时将疫病确诊所需样品送往指定实验室进行诊断,根据疫情种类采取措施,实行严格的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
相关品种
世界主要肉鸽品种
世界上肉鸽的品种、品系繁多。近百年来,世界各地的养鸽工作者或养鸽爱好者,通过各种杂交育种方法,或定向选育方法培育出了40多个优良肉鸽品种。这些品种由于选育目的不同及地域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生产中应根据自已的饲养条件和生产目的选择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
美国新泽西州育成王鸽,故亦称美国王鸽,在肉业中无论数量,还是地区分布上,均居领先地位。贺姆鸽有多个品系,是由食用贺姆鸽与卡奴鸽、王鸽、蒙丹鸽杂交育成的,为世界名鸽。卡奴鸽原产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南部,是欧洲著名的肉用鸽,均为世界优良的肉鸽品种。
王鸽按其培育用途不同,有观赏型和肉用型之分。王鸽是世界上公认的大型肉用种鸽。由于白色羽毛的王鸽最具代表性,故人称大白鸽。白王鸽体形较小,每对种鸽年产乳鸽6~7对。乳鸽屠率率较高,净膛重可达400~450克。
卡奴鸽
又名加奴鸽、赤鸽,原产于比利时和法国。体形略小于王鸽,站立时身体上挺尾部刚刚离开地面,前额鼓圆,两眼间距宽,颈粗短。胸宽、翼短、羽毛且羽毛下垂。卡奴鸽成年公鸽体重650~740克,母鸽体重600~690克,最大特点是繁殖力强,年产乳鸽可达9~10对。
贺姆鸽又名荷麦鸽、大坎鸽,是驰名世界的名鸽,体形略短,体躯结实,背宽胸深;平头,喙圆锥状,小鼻瘤,无脚毛;羽毛紧密,羽色较杂。贺姆鸽也是驰世界的名。贺姆鸽是1920美国育成的,成年雄鸽体重700~750克,雌鸽体重650~700克,乳鸽600克左右,繁殖力强,年产乳鸽8~10对。
中国主要肉鸽品种
中国现有肉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总计20余种分布于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品种特性,中国目前主要饲养的肉鸽品种主要如下。
石岐鸽是中国较大型的肉鸽品种之一,原产于广东省中山市的石岐镇。百年前,中山的海外侨胞带回优良种鸽与中山本地优良鸽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石岐鸽。石歧鸽已经遍布中国各地,饲养量超过100万对,年出口量超过80万只。佛山鸽生产性能较好,但该种鸽目前市场上较为少见,几乎失传。杂交王鸽品种主要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养鸽者利用王鸽与石歧鸽杂交选育出来的后代,中国大部分地区饲养的肉鸽多为此种鸽。
石岐鸽
石岐鸽体形较长,翼及尾部也较长,眼睛较细、胸圆。石岐鸽在中国广东省石歧镇(现在的中山市)育成,是中国著名的肉鸽品种。石岐鸽适应性强、耐粗饲、生产性能良好,年产乳鸽7~8对,雄鸽成年体重750~800克,雌鸽体重650~750克,乳鸽体重600克,具有皮色好、骨软、肉嫩、味美等特点。但由于与其它外来品种杂交,正宗石歧鸽现已少见。石岐鸽乳鸽肉质鲜美,有类似丁香属的味道。
佛山鸽
广东佛山育成,体形较长,平头光胫,脖颈粗短,宽胸短腿,羽有灰二线、红二线和白色三种。佛山鸽生长迅速、繁殖率高,成年鸽的体重较大,可以达到800~900克,年产乳鸽6~7只。但该种鸽几乎绝迹。
杂交王鸽
也称香港杂交王鸽和东南亚王鸽。杂交王鸽体型细长,体重稍轻,尾羽不上翘,繁殖率高。成鸽体重较小,雄鸽650~800克,雌鸽550~700克,年产乳鸽6~7对。但遗传不稳定,体形毛色不一,必须不断选育才能留作种鸽,适宜生产商品乳鸽,遍布于中国各地。
产业
随着国际市场对肉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地的肉鸽养殖都得到迅速发展。如美国、匈牙利、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捷克、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肉鸽生产发展都很快,而且把发展肉鸽生产,作为取得优质肉食的来源之一,而成为新兴的养禽业。中国肉鸽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极快,多地都兴建起肉鸽养殖场。
20世纪80年代,中国肉鸽养殖产业开始发展,在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省、上海市)率先开始引进、饲养肉鸽,随后,肉鸽养殖迅速发展。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与积累后,逐渐发展出较为完善的饲养方法和养殖技术,并在中国范围内传播。截止2022年,中国肉鸽产业已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半自动化,饲养量和销售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养殖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0%。
中国肉鸽饲养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港澳、上海、浙江省、江苏省、安徽、北京、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新疆、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和甘肃省。在这些肉鸽产业集中地区,有百余家大中型企业种鸽存栏量超过万对,存栏达3000~5000对种鸽的小型企业非常普遍。中国祖代肉种鸽存栏量从2015年的14.20万对持续上升至2021年的37.50万对,上升了约2.64倍。从2011~2021年,父母代种鸽存栏量从315万对上升到了488万对,增幅约55%;商品代种鸽存栏量从2850万对稳步上升到3555万对,增长了约25%。
相关研究
肉鸽肠道微生物
肠道菌群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通过与宿主间相互作用,使机体保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与健康状态息息相关。肉鸽肠道优势菌门为厚壁菌、变形菌门和放射菌,使得其具有强大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青年鸽粪便中多种肠球菌与含量都高于产鸽,有利于抑制肠道病原菌,维护宿主健康。研究提示,随着日龄的增加,产鸽体内有益菌群下降,病原菌数量上升。
酯化鸽乳的应用
雏鸽无法独立采食,必须由亲鸽分泌鸽乳哺育。采用人工饲喂的方法喂养幼鸽,可以有效提高种鸽的产蛋率,以提高经济效益。化鸽乳可使幼鸽健康成活,维持比较稳定的生长状态,适用于雏鸽三日龄的超前断乳人工哺育,较佳哺育时间为3~7日龄。
参考资料
肉鸽人工孵化技术操作规程.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2023-10-17
Columba livia domestica.Columba livia domestica.2024-10-21
肉鸽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