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补充或替代治疗及危象时的治疗,也可用于非感染性、炎症性及瘙痒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
该药不良反应有烧灼感、皮肤刺激感。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长期外用局部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皮肤萎缩,井使皮肤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如毛囊炎及真菌感染;长期外用于面部可出现痤疮样疹、口周皮炎等。
该药品医保类型有: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氢化可的松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为医保甲类;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为医保乙类;醋酸氢化可的松眼膏、醋酸氢化可的松滴眼液为非医保。
医学用途
适应证
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补充或替代治疗及危象时的治疗。
外用适于对糖皮质激素有效的非感染性、炎症性及瘙痒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等。
用法与用量
1.外用
涂于患处,成人一日2~3次。
2.口服
治疗成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一日剂量20~25mg,清晨服2/3,午后服1/3。有应激状况时,应适当加量,可增至一日80mg,分次服用。有严重应激或发生危象时应改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3.静脉注射
用于治疗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危象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危象、严重过敏反应、哮喘持续状态、休克。每次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醇型)100mg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35mg,静脉滴注,可用至一日300~500mg,疗程不超过3~5日。
小儿科用法与用量
1.外用:一日1~2次。
2.口服:一日10~20mg/m2,分3~4次。
3.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一日4~8mg/kg,于8小时内滴入,或分3~4次滴入。
制剂与规格
氢化可的松乳膏:(1)0.25% 10g:25mg;(2)0.5% 10g:0.05g;(3)1% 10g:0.1g。
氢化可的松片:(1)4mg;(2)10mg;(3)20mg。
醋酸氢化可的松片:20mg。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醇型):(1)2ml:10mg;(2)5ml:25mg;(3)10ml:50mg;(4)20ml:100mg。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5g;(2)0.1g(以氢化可的松计)。
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1ml:25mg;(2)5ml:125mg(供局部及腔内注射用)。
醋酸氢化可的松眼膏:0.5%。
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1)10g:25mg;(2)10g:50mg;(3)10g:100mg。
药理机制
该药外用为弱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药、抗过敏、抗增生及止痒作用。外用后可经皮肤吸收,尤其在皮肤破损处吸收更快。可以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能消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发热、发红及肿胀,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
氢化可的松作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浆中的特异性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方可产生效应,糖皮质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肝、肺、脑、骨、胃肠平滑肌、骨骼肌、淋巴组织、胸腺等细胞内。细胞浆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在未结合前属于未活化型,未活化型受体与热休克蛋白90(HSP 90)、热休克蛋白70(HSP 70)和免疫亲和素(immunophilin,IP)可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入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后,HSP 90等与受体结合的蛋白质离解,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使受体活化,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作为基因转录的激活因子。以二聚体的形式与脱氧核糖核酸上的特异性序列即激素反应原件相结合,通过启动或阻抑基因转录,合成特异性蛋白质,如抗炎药多肽脂皮素(lipocortin);或抑制某些特异性蛋白质如诱导型环氧酶-2(COX-2)合成,而产生类固醇激素的生理和药理学效应。
抗炎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病原菌如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既可减轻或防止急性炎症期的炎性渗出、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也可减轻和防止炎症后期的纤维化、黏连及痕形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涉及其对血管、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作用:直接收缩小血管,抑制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能引起组织损伤的毒性氧自由基。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及胶原蛋白和氨基多糖的生成,抑制与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生成,如抑制前列腺素类(PGs)、白三烯类(LTs)、白介素类(IL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生成。抑制一氧化氮(NO)和黏附分子的生成等。
免疫抑制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抑制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并减弱其对抗原的反应、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迟发性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抑制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还可抑制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降低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药代动力学
该药可自消化道迅速吸收,约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其半衰期(t1/2)约为100分钟,血中90%以上的氢化可的松与血浆蛋白相结合。该药也可经皮肤吸收,尤其在皮肤破损处吸收更快。该药主要经肝脏代谢,转化为四氢可的松和四氢氢化可的松,大多数代谢产物结合成葡萄糖醛酸,极少量以原形经尿排泄。
风险与禁忌
禁忌证
1.对该药及基质成分过敏者或对其他糖皮质激素过敏者禁用。
2.原发性细菌性、真菌性及病毒性皮肤病禁用。
特殊人群用药
1.孕妇、哺乳期妇女应考虑用药利弊,慎重使用。
2.儿科用药: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不良反应
可有烧灼感、皮肤刺激感。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长期外用局部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症、多毛、皮肤萎缩,井使皮肤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如毛囊炎及真菌感染;长期外用于面部可出现痤疮样疹、口周皮炎等。
注意事项
1.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因为长期大量使用,由于全身性吸收作用可造成可逆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PHA)轴的抑制,部分患者可出现库欣综合征、高血糖等表现。
2.若用药部位发生局部皮肤过敏,皮疹加重、瘙痒,应立即停用。
药物相互作用
1.甲状腺素能影响氢化可的松素的消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见氢化可的松的灭活加速。
2.能降低甲状腺对碘的摄取、消除和转化率。
3.和生长激素对蛋白质的代谢作用是彼此拮抗的,前者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后者却具有同化作用。
4.氢化可的松亦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并能抑制抗利尿激素。
5.胰岛素能拮抗氢化可的松的多种作用。
6.可降低血清钙浓度,甲状旁腺激素则升高血钙浓度。
7.能影响血浆雄激素水平。
8.合用强心或排钾利尿药可加重低钾血症。
9.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升高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
10.与维生素K合用易发生菌群失调。
11.苯巴比妥等可诱导肝药酶的药物可减弱氢化可的松的作用。
12.可升高血糖水平,必须合用口服降血糖药时,应增加后者用量。
13.合用蛋白质同化激素可使血糖升高。
14.同化激素可补充氢化可的松引起的蛋白质过度消耗。
15.与雌激素合用可增强氢化可的松的作用,口服避孕药含有雌激素,故有同样的作用。
17.可降低免疫力,故不宜合用疫苗。
历史
Reichstein(赖希斯泰因,瑞士生化学家)在1937年分离了17β羟皮质(17β-hydroxycorticosterone)称为“M物质”,接着Kendall分离它称为“化合物F”。它被发现具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两种活性后来表明在体内具有可的松的活性形式并与可的松能互相转变。
西尔公司首先以商业规模生产它,由Gregory Pincus(格雷戈里·平卡斯)和Oscar Hechter(奥斯卡·海彻)以伍斯特基金,为实验生物学建立了一个新颖的程序,这包括数百个互相支持的浸泡在血清样溶液中的牛肾上腺细胞,这种溶液是便宜的生化前体,被泵灌注入牛肾上腺细胞。腺细胞合成了17β羟皮质酮,这种皮质激素接受批准的名称“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当时普强公司为了生产它投人了150位以上的化学家工作。他们成功的使用一种称为“Rhizopus nigricans”霉菌转变便宜的可以得到的黄体酮成为11羟黄体酮(11-hydroxyprogesterone),然后依次容易地制成氢化可的松。1949年德国默克公司研发的合成氢化可的松运用于临床研究。
使用情况
氢化可的松于1941年获准用于医疗用途,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清单。作为仿制药,氢化可的松在美国每年的处方量超过400万次。U.S.1氢化可的松是最早使用植物固醇技术的皮质类固醇之一,由辉瑞公司遗产公司Upjohn研发,令这种重要的药物可供世界各地的患者使用。
氢化可的松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销售额中占50%~60%,年递增率为10%,1992年为$120亿,销售量达150吨以上。在中国,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激素类药物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据统计,1986年中国氢化可的松产量为17.6吨,1987年为18.8吨,1988年为19.2吨,1999年仅出口就达80吨,每年产量估计约200~300吨。生产氢化可的松的医药企业超过150家,其中以美、欧、日本公司居多。
化学信息
CAS:50-23-7
ATC:A01AC03;A07EA02;C05AA01;D07AA02;H02AB09;S01BA02;S02BA01
化学名:11β,17α,21-Trihydroxypregn-4-ene-3,20-dione
分子式:C21H30O5
分子量:362.5
物理化学性状:该药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呈现多形性。几乎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或丙酮,微溶于二氯甲烷。
专利
英国普强公司1954年8月6日申请氢化可的松的专利,1974年专利到期。
2007年9月24日,丽江映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申请精制高纯度氢化可的松分离制备工艺,2008年2月20日公开日,2027年9月24日到期。
参考资料
国家医疗保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3-10-02
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11-12
氢化可的松.辉瑞官网.2023-10-03
Hydrocortisone production.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11-02
氢化可的松.药智专利通.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