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狮兽,或称豹狮(Panthera pardus × leo),是雄豹与雌狮杂交后产生的一种动物,头部像狮子,身体长有豹斑。豹狮体型比豹子更大,喜欢攀爬和戏水。1910年,印度一家动物园首次培育出豹狮兽。1959年,日本西宫市的甲子动物园声称成功培育出豹狮兽。然而,最后一只豹狮兽于1985年去世,之后再也没有关于新的豹狮兽出生或发现的报告。豹狮兽是人为影响下的产物,而非自然交配产生。
形态特征
豹狮兽的体形,一般跟豹子差不多,只是雄豹狮兽能长出20厘米鬃毛。根据1910年的记录,豹狮兽的斑点像豹一样,但侧面的斑点比印度豹的斑点更小更密集,呈褐色且不太明显,类似幼年狮子的斑点。头部、脊椎、腹部和腿上的斑点是黑色且明显的。尾巴的上侧有斑点,下侧有条纹,末端呈黑色并有较长的毛发。腹部是脏白色的,耳朵是浅黄色并有一道宽黑色条纹,但没有豹子身上的白斑。
生活习性
豹狮兽喜欢攀爬和戏水,多是人类影响或主使之下的产物,而不是自然交配。根据日本西宫市动物园的观察,豹狮兽比豹更大,结合了豹和狮子的特征,它们的斑点是褐色的,而不是黑色的,尾巴上有一些毛发。它们会像豹一样攀爬,并且似乎喜欢水,也像豹一样。
繁育例子
印度地区
1910年,印度科尔哈普尔的一家动物园繁育过一只豹狮兽,其皮毛特征被详细记录并由沃尔特·塞缪尔·米拉德送给了雷金纳德·伊恩斯·波科克。
日本地区
1959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试图让一只雄性豹和一只雌狮产下后代。经过努力,1961年,这只雌狮生了雄豹狮兽一只,雌豹狮兽两只。
繁殖
因为狮、豹在野外是互不侵犯的,甚至是敌对关系,如果豹侵犯了狮子的地盘就很可能会被杀死,即使狮侵犯了豹的地盘,豹会因为受到威胁而选择逃离。所以野生环境下不可能有豹狮兽。因此,即使在日本那家动物园也要事先给雌狮麻醉才获得了成功,而并不是自然交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