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呼呼塞拉

呼呼塞拉(Vuvuzela)又称呜呜祖拉,是南非足球迷用于助威的大喇叭。关于呼呼塞拉的起源又两种说法,一是据说这种喇叭是南非凯萨酋长俱乐部的著名球迷弗雷迪-马克的发明,二是用非洲羚羊的角制成的一种用来驱赶阿拉伯狒狒的发声工具,在球场上表示加油、呐喊、庆祝。呼呼塞拉可以发出超过100dB的噪音,有可能导致人永久性听觉丧失。但是,其被作为南非文化的一部分,在2010年南非国际足联世界杯中被保留使用。

呼呼塞拉长一米左右,发出的声音和小号差不多,它的丰满度为(120~240)Hz,临场感为(5~7.5)kHz,但是它的频谱更宽一些,也更无规律一些。呼呼塞拉发出的声音被大多数人评价为“像几万只绿头苍蝇乱飞一样”。 从心里感觉上讲,听起来让人感觉讨厌的呼呼赛拉的声音,它的“音色(又称音品)”也不好,还是噪声。

呼呼塞拉被认为是南非足球文化的象征之一。南非组委会主席乔丹(DannyJordaan)曾经说过:“许多国家已经对世界足球作出了他们的独特贡献,像在1986年世界杯上出现的墨西哥人浪已经成为所有国际体育赛事的特色。南非希望呼呼塞拉也会被视为充满庆祝、喧闹、歌唱和舞蹈的非洲世界杯的一个独特部分。”

命名

呼呼塞拉(Vuvuzela,在茨瓦纳语中又被称为“lepatata”),是一种长约一米的号角。南非的球迷常在足球比赛上吹奏这种号角,世界杯期间 Vuvuzela名声大振。但关于呼呼塞拉”词语的由来是有争议的,它起源于祖鲁语,意思是发出“温温”的噪音或者来源于南非俚语,近似于词语“冲凉”。

历史流变

起源

关于呼呼塞拉的起源又两种说法,一是据说这种喇叭是南非国家职业足球联盟劲旅凯撒酋长队的发明。20世纪80年代初,南非第一个允许不同种族球队参加的足球联赛——南非国家职业足球联盟劲旅凯撒酋长队的看台上。 被称作“呼呼塞拉之父”的凯萨酋长足球俱乐部队资深球迷卡玛,受到红极一时的日本丰田杯看台上自始至终响彻云霄的“圣笛”声音启发,将凯撒酋长所在的南非最大黑人贫民窟城市——索维托当时随处可见的人力车上“橡胶球喇叭”去掉用来捏响的橡胶球,改为用嘴吹响,很快在球场看台上流传开。不久后他发现,这样改装的喇叭太短,吹奏出的声音不够高亢,就多次加以改进,最终制造出铝或铜制、身管细长的呼呼塞拉,成为凯撒酋长队和另一支(他们也是仅有获准参加国家职业足球联盟的黑人球队)黑人劲旅奥兰多海盗足球俱乐部队看台上的看家法宝。

另外一种说法和上面的完全不同,据称呼呼塞拉最早是由水羚的角制成的,人们用它来驱赶阿拉伯狒狒,这种喇叭发出的呼呼声甚至可以杀死一头狒狒,也难怪南非球迷都喜欢这个家伙,认为它是“杀死对手”的武器。

发展

1986年,世界杯上出现的墨西哥人浪已经成为所有国际体育赛事的特色。南非希望呼呼塞拉也会被视为充满庆祝、喧闹、歌唱和舞蹈的非洲世界杯的一个独特部分。”世界杯官方赞助商MTN集团已经向球迷散发了数百万支呼呼塞拉,以协助宣传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这届赛事。对于非洲足球的狂热支持者来说,呼呼塞拉是对南非足球精神的赞美。

在2009年的国际足联联合会杯上,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等队就曾抱怨呼呼塞拉发出的噪音使他们无法静心比赛,电视评论员更抱怨,喇叭声一响,解说声基本听不见。但是,国际足球联合会却很支持它,说它在南非拥有悠久历史,球迷将其带入赛场已成为南非足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2010年南非世界杯,走在前往足球城体育场的路上,除了卖呼呼塞拉的商贩外,还有不少南非白人售卖耳塞。有人呼吁世界杯上应该禁止使用呼呼塞拉,但国际足联对此并不在意,南非世界杯主办机构负责人说,这是南非的文化的一部分,来宾们既然前来南非,应该接受南非的文化,也应该接受南非人民表达欢庆的方式。 但对于全世界球迷来说,看球几乎是一件煎熬。相信多年后翻开2010南非世界杯录像的人们,不会记起西班牙的强势,却会被“呼呼塞拉”的壮观音效所吸引。重点是,大部分的呼呼塞拉,都是中国制造。

基本构造

呼呼塞拉长一米,结构简单。它就是像喇叭一样的流线型,其内部没有一点其他的东西,里面光滑得就像是啤酒瓶子。与喇叭和冲锋号的号嘴部分有些构造不同,嗡嗡祖拉的号嘴和号身是一体的,如果非要找特别构造,就是在号身的外面有两圈圆槽。由于它只是一支空空的塑料管子,里面没有任何“机关”,因此吹响它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需要相当的肺活量和技巧。

音乐特点

呼呼塞拉发出的声音被大多数人评价为“像几万只绿头苍蝇乱飞一样”。从心里感觉上讲,听起来让人感觉讨厌的呼呼赛拉的声音,它的“音色(又称音品)”也不好,还是噪声。就音调而言,呼呼塞拉发出的声音和小号差不多,它的丰满度为(120~240)Hz,临场感为(5~7.5)kHz,但是它的频谱更宽一些,也更无规律一些。从物理角度上讲它不算是乐音,而是噪声。从响度上来讲,呼呼塞拉发出的声音超过100dB,是能引起人烦躁并且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是当之无愧的噪音。

价值与影响

在足球赛场上,呼呼塞拉是南非观众加油助威的“独门武器”。当然随着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到来,它也逐渐开始风靡全世界。南非球迷认为国家过去有很多不幸,喇叭可以使他们忘记痛苦;喇叭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甚至南非一守门员表示,他听到的呼呼塞拉声还不够响。国际足球联合会官方网站还曾专门登载一篇介绍“呼呼塞拉”的文章,称这种喇叭在南非拥有悠久历史,球迷将其带入赛场已成为南非足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传承与发展

由于呼呼塞拉在种族隔离时代只是下层黑人球迷会吹奏,南非白人不会去吹他,白人俱乐部的看台上也不会有它们的身影——事实上黑人球迷根本难以登上白人俱乐部的看台。呼呼塞拉这曲“黑人之歌”只能在黑人的贫民窟里唱响,他们当然憧憬有朝一日,呼呼塞拉可以在南非每一个角落吹响,“黑人之歌”会成为全南非不分种族、人人吹奏的“南非之歌”。种族隔离制度的瓦解让这一切成为现实,南非在1996年成立了统一的、不分种族的南非超级联赛,凯撒酋长队和奥兰多海盗队成为南非超轮流坐庄的两大劲旅,呼呼塞拉也随着这两支劲旅的南征北战,逐渐传遍南非全境的各个球场看台。

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南非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打入决赛,资深球迷卡玛决定随军出征助威,事先精心设计了一支超长的铝制超级呼呼塞拉,扛着登上客机,昂然向法国开拔。不料这件“超级武器”吓坏了法国世界杯组委会,他们一面禁止“超级呼呼塞拉”入场,一面要求国际足球联合会发出禁令,从此在看台上禁绝金属制呼呼塞拉,以及其它所有类似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南非之歌”唱响世界杯的愿望就这样被搁置了12年,南非人虽然遗憾,却也无话可说:在别人土地上的世界杯,客随主便也是无奈的事。

相关争议

1998年的1998年法国世界杯,南非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打入决赛,资深球迷卡玛精心设计了一支超长的铝制超级呼呼塞拉,准备随军出征助威。不料这件“超级武器”吓坏了法国世界杯组委会,他们一边禁止“超级呼呼塞拉”入场,一边要求国际足球联合会发出禁令,从此在看台上禁绝金属制呼呼塞拉,以及其它所有类似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南非之歌”唱响世界杯的愿望就这样被搁置了12年,南非人虽然遗憾,却也无话可说。

在2009年的联合会杯上,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等队抱怨呼呼塞拉发出的噪音使他们无法静心比赛,电视评论员更抱怨呼呼塞拉的响声导致解说声基本听不见。国际听力组织“听到世界”更是对呼呼塞拉进行了分贝测试,结果显示它可以制造高达127分贝的噪音。该组织的听觉专家贝尼说:“超过85分贝的声音就可以导致失聪,建议球迷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戴耳塞。因为90分钟在这样高分贝的环境下看球对听力绝对有很大的损害,甚至能导致永久性听觉丧失。”但是,国际足球联合会却很支持它,说它在南非拥有悠久历史,呼呼塞拉是南非足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

2010年南非世界杯南非队对阵法国队的比赛中,一名名叫塞勒的男孩在自家后花园吹着呼呼塞拉为南非队助威,没想到,却遭到无法忍受呼呼塞拉巨大噪音的邻居连开三枪,其中两枪击中头部,一枪击中手臂。虽然塞勒被紧急送往医院,但最终还是身亡。此外,在此次世界杯举行期间,在布拉约瓦市,一名津巴布韦男子因与另外三人争夺一个呜呜祖啦眼睛被打瞎;开普敦一位名叫梅耶尔的人则因为在吹奏呜呜祖啦时用力过猛导致喉咙破裂,不过幸好医生检查后表示这不会对其造成永久性伤害。

参考资料

黑与白的足球.搜狐体育.2023-09-28

我吹响了嗡嗡祖拉.大河报.2023-09-28

Vuvuzela.凤凰资讯.2023-09-28

英语非常道:“呜呜祖啦”英语怎么说.新东方.2023-09-28

英语非常道:“呜呜祖啦”英语怎么说.新东方.2023-09-28

呜呜祖拉响彻南非.腾讯.2023-09-28

呼呼塞拉响彻足球城 球场内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沈阳日报.2023-09-28

世界杯历史轶事:呜呜祖拉轰动 隽永.中国新闻网.2023-09-28

世界杯引发暴力:球迷被枪杀 印度拥趸上吊自杀.扬子晚报.2023-10-20

南非14岁少年吹呜呜祖啦被邻居枪杀.凤凰网.2023-10-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