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智利火烈鸟

智利火烈鸟(学名:Phoenicopterus chilensis),别名智利红鹳,属于红鹳科红鹳属鸟类。其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温带地区的泥泞、浅碱性和微咸的湖泊附近,在海平面、沿海地区到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米的地区都可以生活。其因鲜艳的外表已成为全球摄影爱好者热衷拍摄的素材。犹他州一只名为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野生智利火烈鸟是全球知名的明星鸟类。

智利火烈鸟体长约79厘米-145厘米,体重约2.5千克-3.5千克,头部较小,身体覆盖着羽毛,整体呈粉红色。其下肢细长,腿的边缘呈亮红色,雄性个体体型稍大于雌性。在野外,智利火烈鸟的平均寿命约为50年,圈养条件下平均寿命约为40年。

智利火烈鸟对于人类和生态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们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运动、羽毛、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材料,同时它们也有助于调节碱性湖泊中的无脊椎动物种群。但是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智利火烈鸟的数量大幅减少,2010年的数据显示已发现的智利火烈鸟有28.3万只,估计总种群数量为30万只。2018年,智利火烈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近危物种(NT)。

起源

关于智利红鹳属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个消息来源称,已知最古老的原始火烈鸟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约 1000 万年前;而另一个较新的消息来源则表示,智利火烈鸟是从 3000 万年前存在的一个群体进化而来的,比许多其他鸟类物种进化还要早。

命名与分类

“火烈鸟(Flamingo)”因其翅膀的颜色像火焰的颜色而得名。其名字源于拉丁语“flamma ”,有“火焰”的意思。

智利火烈鸟很难分类,因为它们的许多特征与别的物种非常相似。例如:它们的卵结构与苍鹭(Ardeidae)相似;它们的行为与水鸟纲相似;它们的脚蹼与涉禽类相似;此外,由于它们的外形与鹅相似,所以曾被称为“Kaj-i-surkh”,意为“红鹅(红色 Goose)”。

不仅如此,智利火烈鸟在红鹳属中的分类也存在一些分歧。它们被归类为美洲火烈鸟(Phoenicopterus ruber)的一个亚种,但由于其体型较小、羽毛颜色较浅以及行为差异,后来被归类为单独的物种。此外,一些文献将智利火烈鸟视为安第斯火烈鸟(Phoenicoparrus andinus)的亚种。

形态特征

体型

智利火烈鸟的体长通常为79-145厘米,体重为2.5-3.5千克,翼展为127至153厘米,身体整体呈粉红色,雄性雌性之间的唯一区别特征是雄性稍大一些。

被羽

智利火烈鸟的身体上覆盖着羽毛,大部分为白色的,带有淡淡的粉红色调,也有小部分为完全粉红色的羽毛。除了粉红色的羽毛外,它们还有黑色的初级和次级翼羽。

头部

智利火烈鸟的头部较小,面部没有毛发遮挡,虹膜呈淡黄色,鼻孔呈线性。它们的脊柱骨在进化过程中伸长,所以它们的颈部变得细长,通常能够占到身高的三分之一。智利火烈鸟的喙由两种主要颜色组成:末端一半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它们的喙是良好的过滤器,喙壳呈匙形,尖端向后方弯曲,边缘有稀疏的锯齿;喙中部弯曲,呈香蕉形,上颌小,呈盖状,下颌大,呈槽状。双颚上有片层、梳状过滤结构,舌头又厚又肉。智利火烈鸟的上颌骨是“浅龙骨”,并且仅部分覆盖有薄片。这种结构能帮助它们取食水生昆虫及小鱼、虾等食物。

下肢

智利火烈鸟的下肢细长,腿的边缘呈亮红色,足间有脚蹼,这不仅有助于它们在泥土中行,也可以帮助它们在浅水中涉水,在深水中短距离游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智利火烈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温带地区,从海平面、沿海地区到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米的地区都有分布。它们在秘鲁中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巴拉圭繁殖,少数在乌拉圭巴西东南部厄瓜多尔地区越冬但并不进行繁殖活动,此外,也有一些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间迁徙。

栖息环境

智利火烈鸟通常在泥泞、浅碱性和微咸的湖泊的附近活动。这些水体可能非常咸或具有腐蚀性,对于大多数其他动物来说并不适合生存。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智利火烈鸟的食物主要以生活在海底泥浆中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这些无脊椎动物包括水蝇(Ephydra)、卤虫属(卤虫属)和蟹守螺(Cerithium)。此外,它们的饮食还含有一些蓝藻、硅藻、原生动物、水生植物、种子、昆虫幼虫、小植物病原线虫和能在碱水中存活的任何其他生物。产卵期将近时,雌性智利火烈鸟会选增加碎贝壳进食量来补充产卵所需的钙元素。

智利火烈鸟在海岸线附近的浅水中或泥滩上进食,有时也会像鸭子一样通过游泳或在水中倒立获取食物,进食方式为过滤性进食。它们会将头部靠近水面左右摆动获取食物,喙顶部的缝隙和喙内侧的梳状结构(薄片)可以过滤水和泥浆中的生物。水和藻类被活塞状的舌头卷入,然后舌头将水排出,然后摄取薄片中的藻类和浮游植物,这个动作每秒大约会发生三到四次。智利火烈鸟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10%的微小颗粒。

沟通行为

智利火烈鸟有良好的听觉,但嗅觉较差,因此它们主要通过声音进行交流。在飞行过程中,智利火烈鸟通过大声鸣叫、咕噜声或类似于鹅的嚎叫来相互交流,但声音比鹅的嚎叫更低沉。在觅食过程中,它们用低沉的、类似鹅的对话式嘎嘎声交流。潜在的配偶会通过夸张的日常相互梳理和伸展动作进行交流。双亲通过辨别后代的叫声来确定鸟群中幼鸟的位置。

群体行为

智利火烈鸟是群居动物,通常以从几只到数万只为集体进行进食和筑巢。迁徙的火烈鸟群体通常会呈V字飞行,从而使鸟群聚集在一起。

攻击行为

智利火烈鸟在筑巢繁殖时期的攻击性比较强。筑巢活动进入高潮时期时,成对的亲鸟,或是单只的雌鸟,都出现保护自已巢区及筑巢的频繁活动。在此期间,智利火烈鸟的性情变得较往常凶猛而好斗,常主动攻击接近巢区的其它成鸟。

其他行为

智利火烈鸟主要在白天活动。为了保存体温,它们通常会单腿站立,将另一条腿拉近身体,并将头部塞在翅膀下。它们平时会花费大约15%至30%的时间进行羽毛梳理,这样可以保持羽毛防水。此外,火烈鸟休息时会面朝风吹的方向,从而阻止风雨浸湿内部的羽毛。

生长繁殖

繁殖

智利火烈鸟通常在春末繁殖。它们每年可以繁殖一到两次,但次数并不稳定,这主要取决于降雨量和可用食物的数量。因此,在某些年份,智利火烈鸟不会繁殖。例如,在阿根廷的玛尔奇基塔,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在26年期间只繁殖了9次。

智利红鹳属的交配在大群体中发生并且是一夫一妻制的,成功繁殖至少需要15至18只火烈鸟。交配地点为秘鲁中部和南部、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和巴西的高地的水中以及阿根廷的山上。当智利火烈鸟找到伴侣时,它们会用喙将泥土集中至脚部来建造巢穴并严格保护鸟蛋。巢丘为锥形,通常高40厘米至45厘米,这样可以保护早成雏免受洪水和地面过热的影响;底部的直径为40厘米至80厘米;顶部为鸟卵而挖空,直径约为30厘米,每个巢丘之间的距离约为两个颈部的长度。雌性产下鸟蛋后,双亲会轮流孵化约26至31天。每窝的数量通常是一颗鸟蛋,极少数火烈鸟一窝的数量为两颗蛋。

生长

雏鸟出生后,头几天会留在巢中,在此期间它会吞下鸟蛋的覆盖物。离开巢穴后,它会和其他同龄的幼鸟聚在一起生活。这段时间双亲会继续喂养它,直到它能够飞翔并拥有弯曲的喙。出生后65至70天,早成雏就能够自己获得足够的食物了。

两到三年后,雏鸟的灰色羽毛完全转变为淡粉色。此时的雏鸟已具备繁殖能力,但这并不代表它已经性成熟,完全性成熟大约在出生后的第6年。在野外条件下,智利火烈鸟的平均寿命为50年。在圈养条件下,智利火烈鸟的平均寿命约为 40 年。

人工养殖

饲养环境

人工饲养智利火烈鸟,首先要有清洁而无污染的水源,广阔的运动场,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安静而无干扰的环境。

饲养智利火烈鸟的笼舍应设在有较多落叶树的地方,可避免夏季阳光的暴晒,冬季采用炉火取暖。笼舍及周围的地面需要垫上细沙,以减少粪便对其足趾的污染,并且需要经常洒水,保持垫沙潮湿、避免其足趾及蹼干裂。食具需要消毒并用清水冲洗。晚间智利火烈鸟在舍内过夜,因此需要增设灯光照明以利其夜间取食、活动。

饲料配置

关于智利火烈鸟的饲料,巴塞尔市动物园曾有报道:智利火烈鸟的饲料与产卵鸡的饲料相似,需要富含蛋白质,这样的饲料有利于它们的产卵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数量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数据显示:阿根廷有10万只智利火烈鸟,智利有3万只,秘鲁玻利维亚有数万只;2010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已发现的智利火烈鸟有28.3万只,估计总种群数量为30万只。

保护级别

1975年,智利火烈鸟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2018年,智利火烈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为近危(NT)。

致危因素

主要有两个致危因素且都与人类相关。首先,人类为了得到智利火烈鸟的羽毛和肉等素材而捕杀它们。除此之外,人类的肆意开采导致全球湿地面积迅速缩减,从而使得智利火烈鸟的栖息地也迅速减少。

保护举措

研究和监测

种群的研究和检测方面,科学家已经建立了系统的方案来监测智利火烈鸟的种群数量和行为。

栖息地保护

在栖息地保护方面,科学家已经建立了数个智利火烈鸟的栖息地保护区,并且部分保护区的范围已经超过了栖息地本身。例如,智利已经在红鹳属生存繁殖的湖泊周围建立了国家火烈鸟保护区,并采取相关的措施保护这些火烈鸟。

动保教育

在教育方面,对于智利火烈鸟物种的保护已经明确包含在国际立法中,并且有关智利火烈鸟的商品会受到相应的国际管理和贸易管制。

种间关系

智利火烈鸟通常位于碱性水生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因为附近很少有其他大型生物栖息。因此,智利火烈鸟的主要天敌就是人类,因为人类会为了获取羽毛、食物等原料而捕杀它们。此外,智利火烈鸟也可能会受到寄生昆虫的侵害。有研究人员在死亡的智利火烈鸟体内发现了大量脑血吸虫病的虫卵,并且大部分器官都被血吸虫感染。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智利火烈鸟对生态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协助调节碱性湖泊中的无脊椎动物种群,维持生态的平衡。

经济价值

智利火烈鸟对人类的经济有着独特的重要性。人类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取羽毛、食物和运动方面的原料。它们还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医学资源,例如一些安第斯矿工认为智利火烈鸟的舌头可以治愈肺结核等。不仅如此,它们火红的外表也为摄影师们提供了大量摄影资源。

明星鸟类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是犹他州一只著名的野生智利火烈鸟,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它的照片。它是自由、美丽和奇迹的灵感来源。纳什维尔的一个音乐团体甚至写了一首关于它的歌曲。

平克·弗洛伊德原本生活在盐湖城市中心的特雷西鸟类饲养场。鸟舍最初有10只火烈鸟,工作人员会定期修剪它们的翅膀,这样它们就无法逃离饲养场。但不知何故,平克·弗洛伊德的翅膀没有被修剪。1988年,这只鸟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随后便飞出鸟舍,并逃到大盐湖(Great Salt Lake)附近安了新家,很快就成了大明星。

平克·弗洛伊德最后一次冬季前往大盐湖是在 2005 年,然后它飞往北方,在爱达荷州被人们发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犹他州人文学科》曾评价:平克·弗洛伊德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墙上的一块砖”,而是一个传奇,它激励着犹他州人欣赏大盐湖所体现的极其罕见和独特的生态。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2023-09-08

智利火烈鸟.catalogueoflife.2023-09-08

Phoenicopterus chilensi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9-08

Phoenicopterus chilensis Molina, 1782.ITIS.2023-09-08

Phoenicopterus chilensis .iucnredlist.2023-09-08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9-08

Phoenicopterus chilensis Molina, 1782.gbif.2023-09-08

..2023-09-08

Feeling-blue-about-Pink-Floyd.沙漠新闻.2023-09-22

Pink Floyd the Flamingo.utahhumanities.2023-09-22

flamingo noun.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2023-09-08

Andean Flamingo.Academic accelerator.2023-10-30

Chilean Flamingo.Lincoln Park Zoo.2023-10-30

Flamingo.sandiegozoo.2023-09-22

..2023-09-08

Access Check.jstor.2023-09-08

Phoenicopterus_ruber.animaldiversity.2023-09-2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