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也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性合作平台。一带一路论坛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分论坛、企业家大会等。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与会。会议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发表多篇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丝路精神,系统总结建设成果,规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方向,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擘画蓝图,引发与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

论坛背景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各国都在追求和平、发展与合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国际发展合作描绘了新蓝图。

在此背景下,中国欢迎各国积极开展双边、三方、区域和多边合作,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市场化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国高兴地注意到,各国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合作倡议层出不穷,为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进一步认识到,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虽在缓慢复苏,但下行风险犹存。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依然低迷,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待加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消除贫困、促进包容持续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共同挑战。

论坛目标

一是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进展,展现重要早期收获成果,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巩固良好的合作态势。

二是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进一步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

三是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论坛日程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会议准备

习近平主席在1月17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宣布,2017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国内和国际社会对高峰论坛十分关注。

2017年3月13日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高峰论坛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计划邀请25位左右外国领导人参加圆桌峰会,1200名左右中外各界代表参加高级别会议。目前已有20多位外国领导人确认与会,高级别会议的邀请工作也进展顺利。中国期待同各方合作,使此次高峰论坛取得成功,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2017年4月1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外交部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论坛开幕式,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等相关活动。

出席国家

1、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

2、2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包括以下国家: 阿根廷白俄罗斯共和国智利、捷克、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肯尼亚、老挝、菲律宾、俄罗斯、瑞士、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柬埔寨、埃塞俄比亚、斐济、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巴基斯坦、波兰、塞尔维亚、西班牙、斯里兰卡。

3、另有来自1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61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出席论坛。与会人数达1200多人,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内容

主题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议题

( 1) 总体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贸易畅通、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

(2)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圆桌峰会是高峰论坛的重点,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论坛意义

一是“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的国际合作倡议,高峰论坛是首次主办。当然,一张白纸更容易画出最美的图画。

二是“一带一路”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的,源于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中国欢迎各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具体合作,共襄盛举。

三是在讨论议题、合作领域、推进方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将充分兼顾各方舒适度和参与性。

论坛成果

一是凝聚各方共识。圆桌峰会将发表一份文件,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原则,深入对接政策举措,这将是本次论坛最重要的成果。同时,以论坛为契机,各方将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细化合作举措,扩大合作共识。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在这次论坛期间,还有望再与将近20个国家以及20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还会同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二是明确合作方向。论坛期间,各方将协商确立下一阶段双多边重要合作领域,制定面向未来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规划,细化具体的行动方案。初步预计中方有关部门将与沿线国家对口部门共同制定近20项行动计划,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合作、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这些行动计划将把美好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把宏大的蓝图转化为清晰的路线图。

三是推动项目落地。“一带一路”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落脚点。论坛期间,各方将进一步梳理对接重点合作项目,制定各领域合作项目清单,通过组建联合工作组、建设投资合作中心等方式,确保项目落地,把领导人的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行动力,落实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国发展的焦点上。

四是完普支撑体系。中方将与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包括完善金融领域机制、建设科技和环保等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强各领域人文交流和培训。中方有关机构也正在研究出台更多的支持措施。论坛期间,各方还将就一大批具体合作项目签署投融资协议。

历届会议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活动主要包括企业家大会、分论坛、开幕式、高级别会议、领导人圆桌峰会等。包括37位外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在内的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外宾与会。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欢迎晚宴、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与会各方达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形成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将于202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3年8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明中方将于2023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截至2023年9月6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举办两届。

参考资料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人民政协网.2023-09-06

Forbidden.外交部网站.2023-09-06

回顾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站上新的起点.人民日报 .2023-09-0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人民网.2023-09-0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国政府网.2023-09-0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倒计时 20多位外国领导人已确认与会.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09-06

王毅:习近平将出席并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3-09-06

外交部:中方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央视新闻.2023-09-0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外交部.2023-09-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