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城中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占地约28万平方米。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始建于1674年。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街一直处于半商半农状态,经济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西街旅游也开始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到西街旅游观光的游客150万人次以上。阳朔西街有中山纪念堂、曹邺文化遗址、中区局、城隍庙鉴山寺

1999年7月,为保护文化遗产、治理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全面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软硬件及其功能,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制定了《西街保护性改造治理项目》计划。2007年,为适应新时期阳朔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山水城”格局,促进人与自然、中西文化、历史与未来的交流,构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风格,提高旅游各县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特编制阳朔西街历史地段保护详细规划及西街保护性整治设计。

2017年12月,阳朔西街被评为AAAA级景区。2023年3月1日,阳朔西街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命名

阳朔西街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刻于南宋1243年的宝泉桥碑文中已有西街之称。旧时把如今西街与县前街和碧莲巷交叉处两侧称为十字街,十字街以西称西街。

历史沿革

西街建于何年无考,刻于南宋1243年的宝泉桥碑文中已有东街、西街之称。据清1673年版的《阳朔县志》记载,阳朔县城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西街为县城主要街道。

旧时把如今西街与县前街和碧莲巷交叉处两侧称为十字街,十字街以西称西街。西街有万利祥经营日常烟酒,陈公兴经营阳朔土特产,蒲同昌和元安经营照相杂货。

20世纪20年代以前西街房屋前面俱有2米多宽的檐棚,平时作人行道,圩日作圩场供农民摆卖农产品。1937年4月,因城中马路修建,檐棚被拆除,西街由原来2米多宽的石头路面改成8米宽可通汽车的灰沙路面,同时建莲峰市场。1965年,西街改成水泥路面,两侧建1米宽大理石人行道。1987年,街道改成大理石路面。现存西街房屋多系清代所建,多为低矮的两层砖瓦房、白粉墙红门窗。典型岭南建筑风格,为县城目前保持较完整的古老街道。1997年,建设部确定西街为历史街区。1999年,政府对西街实施了保护性整治。

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街一直处于半商半农状态,经济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阳朔对外开放和旅游业发展,西街凸显其地理和人文环境优势,成为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池,游客总量逐年增加、西街旅游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到西街旅游观光的游客150万人次以上,其中境外游客超过3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1.1亿元。2017年12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资委2017年3号公告,阳朔西街被评为AAAA级景区。2023年3月1日,阳朔西街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城中心,经纬度坐标为北纬24°77′,东经110°49′,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占地约28万平方米。

气候

西街所在的阳朔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5-7月。

年平均气温19.5℃。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9℃;7月和8最热,月平均气温28℃。每年5-9月,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为1560毫米,每年降水主要集中在3-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9月至次年2月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3%-27%。月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最多为5月,月平均降水量289.5毫米,占全年的18.6%;其次为6月,月平均降水量为227.7毫米,占年的4.6%。雨量最少的是11和12月,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8.4毫米和35.7毫米,各占全年的3.7%和2.3%。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429.7小时,日照率为33%,日照季节变化较大,1-4月多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 60小时以下,特别是2月和3 月,月平均日照时数不足50小时。5月日照开始明显增多,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100小时以上,7月最多,月平均日照时数为210小时左右,最多的7月与最少的2月月平均日照时数之差160小时左右。

季风明显,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风向季节变化明显。1-3月受冬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6-8月受夏季风影响,东南风较多;4-5月、9-10月上半月,为夏冬季风过渡季节,风向常呈南北交替状态。1981-2000年,年平均风速为1.2米每秒,1月和2月为1.3米每秒,其余各月均为1.0-1.2米每秒。瞬时风力一般在3级以下。每年夏季均有大风出现,阵风风速达20米每秒。

街道特征

规划理念

阳朔西街秉承着“一砖一瓦都入景,一街一道均成文”的理念,详细规划,科学管理,创建智慧服务平台,实施交通照明节能化、水电管网无痕化、水系景观自然化等改造措施,智慧停车、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导览、智慧管理等功能不断更新升级,人、水、城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持续提升。

街道布局

阳朔西街宽约8米,长近800米,占地约28万平方米。有中山纪念堂、曹邺读书岩、中区局、鉴山寺等景点。明城墙、碑刻、古亭等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

建筑特色

西街的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两边都是清代遗留下来的低矮砖房,白粉墙红窗,透露出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1999年至2004年,阳朔县完成了保护性改造,突出了小青瓦、坡屋顶、马头墙、木门窗、吊阳台的桂北民居特色。

主要看点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位于西街南侧、碧莲峰西北麓。1921年11月29日,孙中山先生督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途经阳朔,在当时的县立高等小学(今阳朔镇小学)发表重要演讲,并考察了阳朔市容和寿阳公园(今阳朔公园)。为纪念这一盛事,当地各界人士于1931年捐资兴建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原为两层砖木结构,因年久失修,1981年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址重建为钢筋水泥三层楼房。同年被列为阳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邺读书岩

位于阳朔县城北天鹅山下。岩宽数尺,壁间刻“曹邺读书岩”五大字。传唐朝曹邺曾在此读书,因而得名。曹邺,天宝著名诗人,桂林市(今广西桂林)人。据了解,曹邺是阳朔乃至全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

中区局

中区局,民国时期相当于现在乡镇一级的行政办公场所,位于今水南门附近,即今碧莲阁处。中区局是孙中山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途经阳朔时接见地方官员和群众的遗址之一。

鉴山寺

鉴山寺始建于713年,原址在县城鉴山(又名碧莲峰)北麓。曹邺未第时,常与寺僧智仙唱和。鉴真东渡未成时,曾坐禅于此。“鉴寺僧钟”为阳朔八景之一。1915年因鉴山寺废弃,改建为鉴山楼。1997年鉴山寺重建,地址在县城南6千米、大榕树东侧云集山下。2001年1月1日新鉴山寺开光。新鉴山寺占地140公顷,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建筑群为佛寺传统布局,沿中轴线有影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两侧有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钟楼、鼓楼、回廊、碑亭、地藏殿等10多处建筑。山门东西两侧设斋堂、香客楼。寺内供奉大小佛像50多尊。殿宇全部采用钢混仿木结构,其规模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存寺庙之首。寺名和“大雄宝殿”匾额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万寿宫

又称江西会馆,位于阳朔西街47号,建立时间约为1764年,占地约1000平方米,三间三进布局,有大门、大殿、后厅。大门后面是戏台,后厅作接待用房,大殿祀许逊塑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会期。1950年改作会堂,许多全县性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1956年县人民礼堂建成后,这里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文化馆使用。1965年,大门和戏台遭拆除,将大殿和后厅按原貌装修,这便是工人文化宫。现仅存大殿,是县内保存较完好的殿宇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广场

位于县前街、府前巷与滨江路交汇处,2002年7月兴建,面积约3100平方米。北侧为孙中山演讲(下榻)处。广场有孙中山全身铜像,刊刻有孙中山在阳朔镇的演讲词和巡视阳朔纪略,以及晚唐诗人曹邺旧居简介和徐霞客、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游览阳朔纪事等碑刻。广场东有青阳门、帜江楼,南接徐悲鸿故居,西为历代县治之所,北为阳朔镇小学。

民俗文化广场

又称西街民俗风情走廊,建于2001年,面积300平方米,位于新西街中段。广场东面有观景塔,分3层,高15米;楼下有桂花溪穿街而过,小桥流水,栽花植柳。为赏景休闲之地,逢节假日有民俗风情表演。

文化活动

漓江渔火节

漓江渔火”是阳朔具有千年历史积淀的人文民俗景观,原是漓江上的一种传统渔事活动。每当夜幕降临,渔民们便乘上竹筏,点上火把,带上几只鸬鹚去捕鱼。江面上,渔火穿梭如流萤飞舞,渔歌阵阵,成为漓江上独特的风景线。1999年开始,由阳朔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冬季在县城和附近漓江水域举办,在夜晚进行渔火和歌舞表演。在西街广场还会进行文艺活动、并举办西街啤酒狂欢夜。节日期间,会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每届有众多中外游客参加,新闻媒体参与报道。

圣诞节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自助旅游的外国背包客纷纷来到阳朔西街,圣诞节也传入当地。每年圣诞节,西街的宾馆、饭店、酒吧、咖啡店、旅游商店等都用松柏扎起圣诞树,饰以各种彩灯、彩花、小玩具和贺卡,在店前或门厅安置圣诞老人,举行音乐会、酒会等一系列具有西方情调的圣诞节活动。

相关文化

相关人物

孙中山

1921年11月29日,孙中山先生督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途经阳朔,在当时的县立高等小学(今阳朔镇小学)发表重要演讲,并考察了阳朔市容和寿阳公园(今阳朔公园)。在演讲时,孙中山宣传“三民主义”思想,激励民众团结,支持北伐,促进国家统一,建立民主富强的民主共和国。

徐悲鸿

1935年11月11日,著名画家徐悲鸿来到桂林市,被秀美的山水所吸引。其在1936年发表的《南游杂感》中对阳朔赞扬有加:“江水盈盈之,照人如镜,萦回缭绕,平流细泻,有同吐丝。山光荡漾,明媚如画,真乃仙境也!”徐悲鸿一生六次到访桂林。

曹邺

阳朔县城人(一说原住遇龙桥南侧曹家塘,后迁居县城)。宅址在今阳朔镇小学(一说在都利山东麓)。自幼聪颖好学,经常在天鹅山东麓的岩洞读书,常去鉴山寺与寺僧谈禅论诗。850年考中进士,为广西北部地区第一位进士。历任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以吏部郎中辞官南归阳朔。《全唐诗》收其诗作三卷106首,是晚唐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作以通俗的语言和辛辣的笔调反映社会矛盾,讥讽时弊。为人刚正不阿,受到时人和后人尊敬。辞世后葬于桂林,入祀五贤祠。县人为纪念曹邺,在其故居旧址建曹公祠,将其生前读书的山洞命名为“曹邺读书岩”。

特色美食

啤酒鱼

阳朔啤酒鱼是20世纪80年代后县内居民自创的一种地方名菜。制作原料有漓江鲜鲤鱼或草鱼鲜啤酒,配料有西红柿、生姜、大蒜、辣椒、豆腐片等,佐料有油、盐、酱、醋、味精等。鱼肉脆香、鲜嫩、可口,自上市以来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被称为阳朔一绝。

阳朔粑粑

是县内一特色美食。制作历史悠久,种类有粽杷、白糍粑、水浸粑、印子粑、汤圆粑、狗舌杷、年糕等。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高粱、花生、芝麻、板栗、黄糖等。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各地不尽相同。口感清香,不粘不腻。平时市场上卖的大多是印子粑、粽粑 、汤圆粑。

阳朔酿菜

是县内居民在生活中自创的菜肴,种类有几十种之多。传统的酿菜有水豆腐酿、油豆腐酿、辣椒酿酿茄子、苦瓜酿、节瓜酿、冬瓜酿、腿瓜酿、葫芦瓜酿、螺蛳酿、柚皮酿等。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阳朔酿菜也不断发展创新。至2003年年底,除传统酿菜外,新上市的有香菇酿、蘑菇酿、松树菌酿、茨菇酿、芋头酿、竹笋酿莲藕酿、南瓜花酿丝瓜酿、鱼酿、鱼肚酿、豆芽酿、蒜薹酿、捷红酿、黄瓜酿、香蕉酿、结球白菜叶包、芥菜叶包、芥蓝菜叶包、油麻菜叶包等。尤以螺蛳酿、柚皮酿和香菇酿出名,是招待国内外贵宾的席上佳肴。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65年,西街改成水泥路面,两侧建1米宽大理石人行道。1987年,街道改成大理石路面。1997年,建设部确定西街为历史街区。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阳朔对外开放和旅游业发展,西街凸显其地理和人文环境优势,成为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池,游客总量逐年增加、西街旅游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到西街旅游观光的游客150万人次以上,其中境外游客超过3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1.1亿元。2016年,集合风情美食、休闲文娱等旅游体验的阳朔新西街——益田西街全新对外开放,极具特色的文化街区吸引了八方游客。

保护

1999年7月,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制定了《西街保护性改造治理项目》计划。指导思想是保护文化遗产、治理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全面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软硬件及其功能。

规划内容:街道道路改造;供水及雨污排泄设施改造;电力、电信、电视管线设施改造;沿街建筑立面的保护改造、维修和装修及有意义的建筑修复;建筑小品;水系环境治理;环境绿化、美化;外事停车场迁移;农贸市场迁移。

规划建设规模:区域总体面积4.73公顷,房屋总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其中需保护性改造的房屋建筑面积5.01万平方米,改造道路总长约4000米,水系治理2700米,铺设石板路面3.7万平方米,改造雨污管道4260米,电力线路10000平方米,电信缆线7800米,供水管 2100 米,项目总投资12675.17万元。

2007年,为适应新时期阳朔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山水城”格局,促进人与自然、中西文化、历史与未来的交流,构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风格,提高旅游各县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特编制阳朔西街历史地段保护详细规划及西街保护性整治设计。

街道整治长度约500米,建筑拆迁面积约4000平方米。规划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传统的内涵,从保护历史街区,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对规划用地功能进行调整。以水系的治理为契入点,带动整个街区环境品质的提升。创造一个“诗境的家园、和谐的境地”,提供“宁静、闲适、优雅、自由交流”的场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真诚恳谈”的境界。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资委2017年3号公告,阳朔西街被评为AAAA级景区。

2023年3月1日,阳朔西街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参考资料

西街夜景.桂林市阳朔县人民政府.2023-08-21

阳朔西街:1400多年后,中西文化结合!.汉匠古建.2023-08-27

广西壮族自治区4A级旅游景区一览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官网.2023-08-27

建设“大西街”,为阳朔旅游轴心区提档升级.阳朔县融媒体中心.2023-08-21

西街.携程旅行.2023-08-27

阳朔西街获评国家级第二批旅游休闲街区.今日阳朔.2023-08-26

..2023-08-27

..2023-08-27

阳朔西街历史地段保护详细规划及西街保护性整治设计.都市世界.2023-08-27

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中国新闻网.2023-08-21

西街步行街.bige地图.2023-09-08

..2023-08-26

..2023-08-26

广西两处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2023-09-09

广西桂林阳朔西街简介.旅泊网.2023-08-22

阳朔景点-中山纪念堂.阳朔行大本营.2023-08-22

桂林市名胜古迹.家乡网.2023-08-22

阳朔诗词楹联学会开展纪念“八桂诗圣曹邺诞辰1200年”活动.微信公众平台.2023-08-22

..2023-08-26

..2023-08-26

..2023-08-26

广西阳朔第十七届漓江渔火节开幕 再现千年渔火.搜狐.2023-09-09

..2023-08-25

阳朔特色系列报道:地球村里的独特风景.广西县域经济网.2023-09-09

历史人文.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人民政府.2023-09-09

徐悲鸿与桂林的故事:炽热的情怀 不灭的印记.广西新闻网.2023-09-09

..2023-08-27

街巷浓浓烟火气 最是一城好风景.新华网广西频道.2023-08-2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